小麦品质性状评价与改良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淑萍
作者: 陈淑萍;王雪征;茜晓哲;李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品质性状;性状评价;品质育种;品质检测;区划种植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9 年 13 卷 05 期
页码: 45-47+59
摘要: 为形成小麦品质研究的特色和优势领域,实现小麦消费高标准和多元化,阐述了目前我国小麦品质状况,包括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沉降值、籽粒硬度和蛋白质含量等;通过品质育种即常规育种结合分子育种和双单倍体育种、加强早代检测、种植区划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途径,可以有效改善小麦品质,加快育种进程;并且在品种繁育、推广种植、收购、制粉、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质量,确保小麦生产优质、高效。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从不同领域棉花品质差异谈实行区划种植的必要性. 熊宗伟,唐淑荣,项时康. 2002
[2]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展宗冰,靳奇峰,刘迪,吕迎春,郭莹,张雪婷,虎梦霞,王尚,杨芳萍. 2025
[3]小麦分离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Dx5基因的PCR检测. 宋吉轩,张晓科,刘斌,刘作易,朱国胜. 2005
[4]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硬度基因分布特点解析. 胡文静,吴宏亚,董亚超,吴迪,高德荣. 2020
[5]中国小麦品质育种进展与问题. 林作楫,雷振生,杨攀,王美芳. 2007
[6]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概况及若干问题探讨. 雷振生,林作楫,吴政卿,杨会民,刘媛媛,章家长. 2001
[7]中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良策略. 姚金保. 2000
[8]专用优质小麦品种选育、鉴定和审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赵虹,王西成,李铁庄,曹廷杰. 2004
[9]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孙家柱,赵军涛,刘冬成,阳文龙,罗光彬. 2012
[10]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刘媛媛,王瑞芳,张磊. 2006
[11]宁夏灌区小麦新品系HMW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研究. 董建力,李红霞,李树华,张曦燕,王敬东,惠红霞,何军,井赵斌. 2004
[12]我国棉花区化种植在新疆兵团的推进措施和效果评价. 魏守军,唐淑荣,韦京艳,褚平,侯爱玲. 2015
[13]新疆棉花品质类型生态分布及产业化. 李保成,王林,刘永光. 2003
[14]新疆棉花品质类型生态分布和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李保成,王林,刘永光. 2002
[15]苹果防灾减灾技术(二). 王金政,薛晓敏,路超. 2012
[16]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17]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高欢欢,李卫华,穆培源,桑伟,冶婷,王亮. 2013
[18]小麦RIL群体中小麦粉及面片色泽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张晓,田纪春,朱冬梅. 2009
[19]导入燕麦DNA的普通小麦HMW-GS及品质性状分析. 董建力,刘萍,刘生祥,李红霞,惠红霞,李树华,许兴. 2009
[20]HMW-GS标记辅助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系. 高居荣,封德顺,李兴锋,王洪刚.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稞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作者:崔永梅;李洁;张丽;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关键词:青稞;苗期;成株期;种质资源筛选;抗旱性综合评价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婷;修长百;李洁
关键词:灌溉用水效率;生产技术效率;灌溉方式;SFA-Tobit模型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基于环境型鉴定技术划分生态区综合评价黄淮海青贮玉米品种
作者:岳海旺;魏建伟;王广才;刘朋程;陈淑萍;卜俊周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生态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气候因子;GYT双标图
-
基于CiteSpace的期刊研究热点识别与变迁——以《西南农业学报》为例
作者:罗璇;李洁;陈章;全津莹;林正雨
关键词:西南农业学报;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