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H157广谱抗病基因导入高粱及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与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太渊

作者: 石太渊;杨立国;王颖;郑文静;高连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PYH157基因;花粉管通道法;高粱;丝黑穗病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1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12-14

摘要: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PYH1 57基因导入高粱 ,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应用卡钠霉素和高粱丝黑穗病鉴定及聚丙烯酰胺等电聚凝胶电泳蛋白质分析表明 ,无毒广谱抗病基因PYH1 57已整合到高粱基因组中 ,并能表达。高粱丝黑穗病田间接种试验中筛选了 4个较抗高粱丝黑穗病的转基因植株。

分类号: S514.035.3

  • 相关文献

[1]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基因SSR分析. 李玥莹,王天舒,邹剑秋,李南珠. 2008

[2]高梁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獺莹,朱凯,王艳秋. 2010

[3]高粱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玥莹,朱凯,王艳秋. 2010

[4]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董良利,赵威军. 2006

[5]高粱丝黑穗病抗源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慧勇,王华云,赵文博,王瑞,詹鹏杰,于纪珍,张福耀. 2014

[6]高粱抗丝黑穗病遗传与分子育种. 张春来,杨慧勇,柳青山,王花云,赵威军,张福耀,董良利. 2013

[7]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及遗传研究. 曹如槐,王晓玲,任建华,南城虎. 1988

[8]28份高粱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郭成,王春明,周天旺,张小杰,葛玉彬,张国琴. 2021

[9]高粱丝黑穗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定位. 杨慧勇,赵文博,王花云,张福耀. 2015

[10]4.23%种菌唑·甲霜灵FSC防治高粱丝黑穗病试验研究. 李洪来,徐研,孟玲敏,张伟,李继洪,苏前富. 2022

[11]高粱杂交种晋杂37号及配套技术. 牛皓,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李慧明,吕鑫. 2018

[12]黑龙江省高粱三系材料对丝黑穗病抗性的研究. 王黎明,阴秀卿,孙振东. 1996

[13]高粱不育系3197A抗丝黑穗病性丧失原因. 孙毅,仪治本,王桂梅. 1989

[14]高粱丝黑穗病抗性基因SRAP标记的初步分析. 段永红,张旭,崔福柱,司浩浩,孙毅,张福耀. 2017

[15]高粱三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姜钰,徐婧,徐秀德,胡兰. 2015

[16]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谷子DNAj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麦. 王永芳,张军,崔润丽,李伟,智慧,李海权,刁现民. 2009

[17]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汪由,吴禹,王岩,李兆波,王光霞. 2010

[18]利用卡那霉素对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大豆的筛选研究. 徐鹏飞,张淑珍,吴俊江,韩英鹏,张大勇,李文滨,杨传平. 2006

[19]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玉米及其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刘昭军,邸宏,李铁,成瑜,赵曦,刘丽艳,王永斌,赵远玲,王广金,王振华. 2010

[20]大豆DNA导入玉米后代植株蛋白质和油分的分析. 田夏红,冯锐,刘爱花.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