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梨、鸭梨施肥研究(1975──1981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振岩
作者: 刘振岩;胡桂娟;张玉英;王淑贞;于永超;李博;梁成全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山东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1984 年 01 期
页码: 1-7
摘要: 我国对梨树施肥的专题研究较少,河北省果树所在鸭梨丰产研究中,曾总结提出百斤果的施氮量及丰产国的叶氮量,中国果树所曾对秋白梨三要素配合比例问题进行过研究,国外梨树施肥研究主要是通过叶片和土壤分析的方法确定施肥标准,但国外梨的栽培种类与我国不同。 本研究拟通过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时期的定点试验和调查,比较其经济效益,结合对这些材料的土壤、叶片分析和树体调查,提出在丰产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及施肥时间、 材料与方法 定点试验设在德州市园林二场,冲积壤土,土层分布不甚均匀,但处理间差异较小。 1975年9月施肥前测定土壤有机质0.888%,全氮0.0604%,速效氮38.5ppm ,速效磷23.3ppm,速效钾136.8ppm,全盐0.084%,PH值8.58,石灰反应较强。 试树1967年春栽植,砧木杜梨,品种试区内主要的以茌梨、鸭梨两品种为主,占总株数的76%,问有少数胎黄、巴梨。株距5米,行距6米,南北行向;每行20株作为一个处理。每处理至少含鸭梨6株,在梨7株,除2株补植在梨树体明显较小外,余植株大小较为整齐。依1975年产量,每处理鸭梨选5株,在梨选6株,使各处理的产量基数相接近(在梨变异系数3.2%、鸭梨5.2%)作为统计材。施肥试验分施肥量和施肥时期两组,如表1,处理从1975年9月采后始,至1980年采收前止,共5个施肥年度. ·试验中,省果树所刘玉瑚、陈一芬.它福惠、赵国珍,刘凡萍同志,德州市园林二场杨延平、姚连凯、张大明、杜汉章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为减少株间影响一i每行灼20Wb分在移全部红,施肥处理n,-_‘ 处理前调查了且所启年的产量二村范大小、千周)之后每年调查统计,直至处理结束后的1981年冬,试验斯间:于春、夏季按浓绿、绿、浅绿、黄绿记载各单株叶色,并换算为指数;于每年的新梢停长后,取长梢中部叶片,分析叶片氮、磷、钾的含量;于花期、新梢速长斯。速测土壤养分;1980年9月采后、对土壤再行测定。-_ 为联系生产实际并印证试验结果,对省内鸭梨。在梨重点产区的施肥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梨系涉及股县、僻山、莱阳、栖霞、德州等十九个施肥量级国片;鸭梨涉及德州、胜县、陵县、阳信、冠县等十六个施肥量级国片。*这些国片能代表我省在梨。鸭梨两品种(系)的栽培水平及施肥状况,包含施肥量高低不等的各类典型,对不同国片土样、叶样进行测定,分析了产量与施肥量、叶营养及土壤肥力状况均相互关系. 试验及调查结果 一、定点试验结果: 1、产量:1976年一1981年各处理单株产量累计值如表2。 2、树干断面积增长: 1975冬一1981冬各处理单株干断面积增长值(表略) 二、调查结果: 1、在梨:我省在梨系品种多栽在河滩或山麓的沙质壤土上,少数栽在壤土平地.分射这两类土壤。、其产量、。施肥量及叶片含氮是如表4。产量及施肥量。调查’<今以上平均值,叶戈为1981年夏季取叶并测定。 省内在梨的施肥量、产生及叶片含氮量调查测定(表略)一2鸭梨:鸭梨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沙壤及壤土上生长结实表现均好,故未分开统计。 省内鸭梨的施肥量、产量及叶片含氮量调查测定(表略) 分析与讨论 一、试验中,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对梨的产量、品质均无明显影响,各处理产量比较分析及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变量分析表差异不显著(表略) 二、试验中,不伺施肥量与施肥时期对树干横断面积增长、叶色及叶营养也无明显影响. 1、树干横断面积增长。 不同施肥处理干断面积增长值变量分析表(略)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 2梨树叶色,试验处理以来(表4),历年平均叶色指数,在梨处理间差异极小;鸭梨,因对照区试验中途有3株树势变弱、叶色较浅,但其他各处理也不表现明显差异,尤其是高肥处理的叶色尚较低肥等处理浅。 到两叶种色深浅的年问变化较大,这主要与树体当年及连年负荷高低有关.在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与施肥量的多少关系不大,因而,类似该园条件,不能单纯指靠增施肥料来促进叶色。(图1) 3、叶氮含量试验期间对梨树叶营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对叶氮含量的影响很小,处理间的变异系数都在1.gqo以下;不同年份问的变化也很小,即使鸭梨在最高产的1978、1981年叶含氮量,也分别达2.28%及2. 41%;低氮区两年度的叶氮含量分别为 2. 22 qo及2. 5 yo,均不显示氮的缺乏。(表5)进一步说明,大年叶色不足的原因不是氮肥不足,在梨在本园即使在小年也表现叶色较浅、叶氮较低,认为主要与本国土质偏粘、他气性差有关。 三、试验期间土壤肥力有所提高,试验团年内供肥能力的特点是春季较差、秋季较好. 1、试验前后土壤肥力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该国原施肥基础及土壤肥力较好,又有较好的稳肥性能,所以在亩产万斤的条件下,维持试验处理的中、低施肥量,可以保持园地土壤肥力并有所提高,测试中的低值;也不显示土壤营养的不足。(表6)因而可以认为,低施肥量有可能保持土壤肥力并使鸭梨长期稳定在亩产万斤以上9 2不同处理年内供肥状况,总的看来该国土壤速效氮(包括按态氮、确态氮)的供应的特点是秋季较好,春季较差,速效磷的供应状况的年变化,有如氮素相同的趋势。 不同处理间春季的供肥状况,是春追肥夏基肥的处理较好。结合梨园土壤春季氮素供应状况较差而梨树需肥又较多的实际采用春季追肥夏季基肥,除能改善春季的供氮状况外,在山地梨园还可解决因缺水无法春秋施基肥的问激。春季追肥还可避免因夏季降雨造成的氛素迅速流失。 四、省内在梨园产量与施肥 量的关系 当前在梨系品种的栽培水平,各地差异很大,对调查 国片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看到以下几点. 1、沙土、沙壤上在梨园,梨的产量随施肥是的增加 而增加,两者相关关系极显著( r—0.7776··土0.2096) 在施氮70斤以内,每增施纯氮一斤,约可增产梨果123 斤;未见施氮饱和或过量的实例(图3)。结合观察和分 析看到叶片发育好的在梨园,其叶片宽阔、叶色浓绿,具_ 光亮,这些国片梨叶氮含量多在2.5q0以上,适宜的叶氮 含量是树势稳定的标志之一,修剪、控制负荷和施肥量是 调整叶氮含量的主要措施。 对部分在梨园土壤有机质与产量关系的分析,没有看 到规律性相关关系,在梨在沙壤上表现长势好、丰产,而这种土壤有机质矿化进程快,氮素流失较多。 2.在质地论钓河滩沙砾土梨园以及土壤盐碱、土质粘重的梨园,施肥的增产效果差,前者如栖霞县丰粟梨园,后者如德州市园林一场梨园,一例巴多产量低。两国每生产百斤果,施氮多达1—3斤,经济效益甚低。 3。在活土层深厚、地力较好的壤土梨园,在亩施氮30斤以下时,梨的亩产也可达到六、七千斤。结合定点试验分析认为,对在梨的产量来说,施氮量似有饱和现象。即当亩施纯氮达到30—40斤时,再增加施氮的增产效果不明显,这可能是土壤通气条件限制了在梨树体的生长发育,叶氮含量不高,叶色浅,产量常有不足,果实个头小、品质也差。 五、省内鸭梨园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 省肉鸭梨多分布于沙壤—一壤土园片,土壤保肥力大都好于在梨园,在目前施肥量偏低的情况下,鸭梨施肥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调查所见施氮低者每亩6斤左右.高者到60余斤;梨的亩产从4500斤到14500斤。在此范围内,对无明显其他减产原因的梨园统计的结果是每增施纯氮一斤,可增产鸭梨179斤,陵县张申大队1977年前与1978年后,施肥量与产量变化是同国不同年段的实例;袁桥大队丰产片与大田施肥量与产量的不同,是同期不同国片间对比的实例。 六、氮肥与磷、钾肥的配合问题 试验及调查,均注意了氮与磷、钾的配合问题。试验各处理的不同施氮量,同时也相应地增用了磷、钾肥,’因而增氮增产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不是三要素平衡失调.同时,试树叶分析、的结果也表明,不同处理叶片磷、钾含量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试验国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较为丰富(见表6). 当前省内梨园施肥水平普遍较低,且大都能施入么总氮量一半左右的土杂肥,除个别园片外,梨园土壤营养的主要问题是缺氮。因此,在保证有一定数量基肥的前提下,应强调的主要是增施氮肥,尽快促进村势恢复,提高梨园产量,至于梨果品质,从省内梨园来看,主要是受土质的影响,应从适地种植以及控制负荷等方面来提高梨果品质。 小结及生产建议 l、在稳肥能力较强的壤上梨园,对初盛果期—一盛果期在梨、鸭梨两品种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分为亩施纯氮44.6、54、68斤三量级并配施磷、钾肥)试验,试验和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在梨亩产八千斤、鸭梨亩产万斤的产量,亩施纯氮毛耳.6斤即可满足树体生长结果的需要。 对梨树生长、结实氮素营养消耗的概算,也认为上述用量是适宜的. 2.在上述土壤、亩施氮54斤施肥水平上,变秋基肥,夏追肥为春基肥、秋追肥或夏基肥、春追肥,对梨的产量和树体生长的影响也不显著,只是后两种施肥时期,在梨树生长略有增强趋势。 3、试验梨园年内土壤速效氮、磷的含量,一般是春夏较低,夏秋较高。因而。年内追施速效氮肥应以上半年为主,并应采用中耕保墒等措施;改善土镇通气条件,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改善春季氮素营养供应状况,秋季来收前后.鉴于秋旱,_一可适当灌溉、中耕保墒,’以根外喷肥方法补充氮素营养,沙地园可追少量化肥,梨园的基肥,可根据土壤、农活、肥申I来源灵活安排。于采收后、早春、夏季均可。 4、目前省内在梨系品种施肥和产量水平差异很大,梨园营养的主要问题是缺氮,对沙壤上在梨园施肥费与产量关系的调查结果是,在亩施氮70斤以内,每增施一斤纯氮,可增产在梨123.4斤,、两者相关关系.极显著。应大力宣传推广增肥增产措施,象六十年代推广修剪和病虫防治一样,使梨树产展有一个大的提高。栽在粗沙河滩地梨园。应压土改良并改进施肥方法;盐碱、粘重土,不宜栽培在梨。 5、鸭梨在省内多栽在沙壤—一壤土梨园,土质好加上鸭梨良好的丰产性能,使施肥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每增纯氮一斤,可增产梨果179.4斤。个别梨园活土层甚浅或树冠残缺,如复盖率低于60 qo,亩枝量低于6万,叶面积系数低于3. 5左右,则应先抓深翻改良或更新补植。 6.、梨树叶色一般是树体氮素营养的标志,目前多数梨园叶色不足的原因是缺肥。但也有的梨园叶色浅的原因并非土壤或叶片缺氮,还应从修剪量和树体负荷等方面考虑。试验和调查的结果认为,鸭梨亩产万斤,亩施纯氮可在40斤左右,叶氮含量宜为2一2,3畅,在梨亩产八千斤;亩施纯氮宜在50斤左右,叶氮含量应调整在2.5%以上”茌梨、鸭梨施肥研究(1975──1981年)@刘振岩$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胡桂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张玉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王淑贞$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于永超$德州市园林二场 @李博$德州市园林二场 @梁成全$德州市园林二场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FYP-11型液肥撒施机的研制与试验
作者:刘岩;陈伟旭;徐冬;吴昊;陈爱慧;李博;田健;胡永冉
关键词:液态有机肥;撒施机;真空叶片旋转泵
-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王静;朱猛;赵鹏;朱晓亚;张强强;于永超;刘明;靳容;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有机物料;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碳排放效率
-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
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紫薯;密度;氮钾配比;产量;品质
-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何夙旭;蒲静;赵海明;陈诺;刘强;柳跃军;李博
关键词:犬粮;生物安全;生物胺;内毒素;真菌毒素
-
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特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作者:张硕;何永刚;李博;杨晓龙;査中萍;郭英;焦春海;徐延浩;蔡海亚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鉴定筛选
-
犬疱疹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
作者:李博;汤傲星;祝萌;张子晨;朱雯琪;刘光清
关键词:犬疱疹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
小麦扬麦18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表型变异分析
作者:杨彩仙;张敏;李博;张硕;徐乐;徐延浩
关键词:辐射诱变;高能混合粒子场;小麦;突变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