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平原区旱地长期不同施肥的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鸽

作者: 陈鸽;汤春纯;李祖胜;黄运湘;曾希柏;文炯;高雪;张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油菜轮作;长期施肥试验;有机肥和化肥配比;作物产量;土壤肥力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7 年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应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区非粮食作物棉花-油菜轮作下,农民习惯施肥(TF)、配方施肥(NPK)及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模式[有机肥来源氮占配方肥总氮量的50%(50%OM)、30%(30%OM)和10%(10%OM)]的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期为相应作物种植制度下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棉花和油菜的产量,且以50%OM处理产量最高,各处理产量顺序为50%OM>30%OM>10%OM>NPK>TF>CK(不施肥对照);当有机氮施用量占总氮量的50%时(50%OM处理),棉花和油菜产量分别比NPK处理高24.52%、29.57%,比习惯施肥(TF)处理分别高46.03%和49.07%。同时,施用有机肥各处理作物产量的年际变化均不到20%,明显小于NPK、TF和CK处理,即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促进旱地作物高产,同时也能保证其稳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且以50%OM处理效果最好,与试验前比较的增加幅度分别达57.5%、38.2%、65.1%和48.1%;土壤有效磷含量有随施入磷素量的增加而增加趋势;而CK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则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Y)随试验年限(X)的变化均可用方程式Y=a X+b来表示。在洞庭湖区肥力较高的旱地土壤中,合理的有机肥和化肥施用比例对保障非粮作物高产稳产和耕地地力提升尤为重要,且当有机肥来源氮素占总施氮量的50%时能获得最佳效果。

分类号: S147.2`S153.6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措施对洞庭湖区旱地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鸽,汤春纯,李祖胜,黄运湘,曾希柏,文炯,高雪,张骞. 2017

[2]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3]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王胜佳,陈义,吴春艳,王家玉,李实烨. 2004

[4]城市污泥农用对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姚佳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王钰轩,赵天鑫. 2021

[5]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2013

[6]基于整合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有机肥施用的响应特征. 莫艳芳,申云鑫,贺彪,施竹凤,唐加菜,杨童雨,翟恒,韩天华,陈齐斌,杨佩文. 2024

[7]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林葆,林继雄,李家康. 1994

[8]浙江油-稻轮作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特征. 曹凯,王建红,张贤,徐静. 2019

[9]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柴彦君,彭成林,徐祥玉. 2009

[10]褐土耕地肥力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田有国,张淑香,刘景,徐明岗,李昆. 2010

[11]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技术研究. 曹承富,孔令聪,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陈龙潭. 2003

[12]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赵士诚,曹彩云,李科江,仇少君,周卫,何萍. 2014

[13]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14]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崔喜安,仇建飞,窦森. 2011

[15]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制下有机肥适宜替代比例研究. 王文军,王道中. 2022

[16]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7

[17]近十年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进展. 马超,王玉宝,邬刚,王泓,汪建飞,朱林,李佳佳,马晓静,柴如山. 2022

[18]不同土壤力变化规律监测研究:1991―1995年. 李纯忠,姚造华. 1997

[19]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 郝小雨. 2022

[20]长期施肥对棕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ZHANG Li-li,陈利军,WU Zhi-jie,朱平,GAO Hong-jun.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