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彩色棉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及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庆玉
作者: 孟庆玉;王冬梅;曹艳艳;黄全生;张旭芳;危晓薇;李仁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彩色棉;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03 年 30 卷 12 期
页码: 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彩色棉栽培品种“新彩 3号”、“新彩 4号”等无菌苗下胚轴为诱导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诱导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激素 2 ,4-D、NAA、IAA、ZT与 KT组合时 ,对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 2 ,4- D0 .0 5~ 0 .1 mg·L-1,KT0 .1~ 0 .2 mg· L-1时诱导效果最佳 ,产生了颗粒状、分散性好、淡黄色的胚性愈伤 ,胚性愈伤经分化培养基继代 2~ 3次后获得萌发胚 ,萌发胚在生根培养基培养数日后 ,形成了根、子叶、真叶完整的再生植株。并且不同基因型品种愈伤组织和胚胎发生能力表现有所差异。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利用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彩色棉再生植株。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枸杞髓部细胞悬浮培养及胚状体发生. 曹有龙,贾勇炯,罗青,高晓原,赵军,李键,陈放. 1997
[2]棉花体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素质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吴敬音,佘建明,周邗杨. 1990
[3]激素对木薯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朱文丽,莫饶,李开绵,王文泉. 2010
[4]低酚陆地棉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孙京燕,李伟明,张寒霜,赵俊丽,尹晓琳,王立安. 2009
[5]巴西橡胶树未成熟花药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P.Kumari Jayasree,田郎. 2011
[6]槟榔叶片和花序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Anitha Karun,田郎. 2011
[7]黄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再生植株. 贾士荣,傅幼英,林云. 1985
[8]新疆棉花高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基因型的筛选. 周小凤,张碧瑶,刘冠泽,高巍,余渝,邓福军,李保成,孔宪辉,张献龙,金双侠. 2007
[9]木薯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姚庆荣,郭运玲,孔华,郭安平. 2008
[10]棉花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与再生(简报). 李秀兰,李凤莲. 1993
[11]不同木薯品种体细胞胚及芽器官发生能力的研究. 陆柳英,谢向誉,严华兵. 2016
[12]龙眼体胚CDC48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陈义挺,赖钟雄,方智振,蔡英卿,林玉玲,李焕苓,陈登云. 2014
[13]甘蔗原生质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颜秋生,张雪琴,谷明光. 1987
[14]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王萍,王罡,季静,曾凡亭,黄彬城,曹江,吴颖. 2004
[15]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赖呈纯,赖钟雄,方智振,林玉玲,姜顺日. 2010
[16]龙眼GPX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陈义挺,赖钟雄,方智振,蔡英卿,林玉玲,李焕苓,陈登云. 2013
[17]谷子干细胞决定基因SiWU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屈聪玲,樊娟,贺榆婷,杨致荣,王兴春. 2018
[18]油菜素内酯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王武,张献龙,刘金兰. 1992
[19]油棕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金龙飞,尹欣幸,曹红星. 2021
[20]西芹人工种子研究. 曹鸣庆,刘凡,蒋涛.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富2号"*"金红"苹果F1代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黄金凤;吕天星;闫忠业;王冬梅;杨锋;王颖达;刘志
关键词:苹果;F1代;糖组分;酸组分;遗传变异
-
'长富2'*'金红'F1代苹果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黄金凤;吕天星;闫忠业;王冬梅;刘志;田帅
关键词:‘长富2’ב金红’杂交F1代;性状;遗传变异
-
M9在苹果矮化砧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锋;王冬梅;闫忠业;黄金凤;刘志
关键词:M9;苹果;矮化砧木;砧木育种
-
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地昆虫多样性及其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殷怡婷;张能;闫冲;查干;王冬梅;郭永平;勤格勒;李胜旺;畅笑;涂雄兵;李霜;王广君
关键词:天然草地;昆虫群落;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多样性
-
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作者:张馨月;秦阳;李瑞;黄全生;王逸茹;郑军
关键词:玉米;穗发芽;植物激素;脱落酸
-
陆地棉环核苷酸离子通道蛋白基因GhCNGC8克隆及初步表达分析
作者:赵准;胡文冉;邵武奎;黄全生
关键词:棉花;GhCNGC8;基因克隆;表达分析;载体构建
-
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与繁育的影响
作者:苏禹;王力玄;孟泳岐;马源潮;鲁耀鹏;张泽龙;郑佩华;李军涛;冼健安;刘存歧;王冬梅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环境;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