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功能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候宁
作者: 候宁;金强;刘旭阳;李先德;林少颖;张永勋;王维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管理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功能预测
期刊名称: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1674-7895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77-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福建省安溪县常规管理(M1)、间作套种管理(M2)和配套现代技术管理(M3)3种模式茶园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多样性、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理化指标与土壤真菌群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指标有明显差异,pH值、电导率、含水量、全磷含量、C/P比和N/P比在不同管理模式下存在显著(P<0.05)差异。不同管理模式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存在差异,M1模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总体较高,M3模式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M1和M2模式,M3模式下毛壳菌属(Chaetomium Kunze)、原隐球菌属(Saitozyma X. Z. Liu, F. Y. Bai, M. Groenew. et Boekhout)和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M1和M2模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容重与蕉孢壳属(Diatrype Fr.)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orokīn)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木霉菌属(Trichoderma Pers.)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腐质霉属(Humicola Traaen)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从门水平上看,土壤C/N比、全磷含量、含水量和容重是影响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其中,C/N比、全磷含量和容重均主要影响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含水量主要影响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从属水平上看,土壤C/P比、N/P比和pH值是影响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其中,C/P比和N/P比主要影响unidentified Glomeromycota和原隐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H值主要影响木霉菌属、原隐球菌属和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 ex Fr.)的相对丰度。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未定义腐生真菌在3种模式下均较多;与M1和M2模式相比,M3模式下粪腐生-未定义腐生-木腐生和寄生真菌-未定义腐生真菌呈现明显富集现象。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是茶园土壤优势菌门;未定义腐生真菌是茶园土壤中较多的功能类群;现代滴灌、声控驱虫以及释放捕食螨等系列技术协同下的M3模式有利于维持茶园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发挥。
分类号: S154.3%S571.1
- 相关文献
[1]多年生牧草种植对苹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钱雅丽,王先之,来兴发,李峻成,沈禹颖. 2019
[2]贵州高原石漠化灌丛草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曾庆飞,陈莹,杨春燕,刘正书,罗绍薇,吴佳海. 2015
[3]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黄玺,李秀璋,柴青,李春杰. 2013
[4]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南丽丽,谭杰辉,郭全恩. 2020
[5]长期施用沼液对槟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陈丽华,李玥仁. 2020
[6]木霉拌种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扈进冬,吴远征,魏艳丽,李红梅,辛相启,杨凯,李纪顺. 2019
[7]杀真菌剂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11
[8]内生真菌和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金媛媛,陈振江,王添,李春杰. 2023
[9]齿梗孢属(丝孢纲)5个新种及中国土壤中本属真菌已知种检索表(英文). 许俊杰,张悦丽,吴悦明,耿月华,张天宇. 2014
[10]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徐丽慧,曾蓉,高士刚,戴富明. 2017
[11]土壤真菌差异影响入侵豚草与本地植物生长及互作. 张利莉,刘万学,万方浩. 2010
[12]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化. 张慧,马连杰,杭晓宁,朱金山,卢文才,廖敦秀. 2018
[13]水稻秸秆还田时间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鹏,李永春,史加亮,郑宪清,武国干,蒋玮,赵凯,明凤,潘爱虎,吕卫光,唐雪明. 2017
[14]烟草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王娜,吕国忠,孙晓东,慕东艳,赵志慧,王凤龙. 2012
[15]重庆市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3
[16]广西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2014
[17]种植模式对当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功能类群的影响. 姜小凤,郭凤霞,陈垣,郭建国. 2024
[18]葡萄穗霉属四新种暨中国土壤中该属真菌已知种检索表(英文). 潘好芹,孔金花,许俊杰,张悦丽,张天宇. 2014
[19]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王学霞,陈延华,王甲辰,左强,肖强. 2018
[20]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蒋瑞萍,李苹,解开治,赵记军,黄旭,徐培智,张发宝,陈建生,唐拴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作者:吴梓炜;杨发峻;彭家豪;许宏达;葛茂泉;林少颖;李先德;张永勋;吴传惠;王维奇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真菌;腐生营养型;茶园土壤
-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探寻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趋势与规律——《国际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书评
作者:李先德
关键词: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作者:谭琳元;李先德
关键词:大麦产业;进口;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及进口多元化分析
作者:贾小玲;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大麦;进口格局;进口依赖性风险;进口多元化
-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模式研究-以农业文化遗产地安溪为例
作者:张永勋;李先德;张长水
关键词:交易费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模式;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
-
福鼎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与分子结构特征
作者:葛茂泉;王纯;许宏达;杨发峻;吴梓炜;林少颖;张永勋;李先德;王维奇
关键词:团聚体组成;有机碳;有机碳官能团;红外光谱;茶园土壤
-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养分及其计量比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杨发峻;王维奇;吴梓炜;许宏达;葛茂泉;林少颖;李先德;张永勋;吴传惠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比;细菌群落结构;PICRUSt功能预测;茶园;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