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典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梓炜
作者: 吴梓炜;杨发峻;彭家豪;许宏达;葛茂泉;林少颖;李先德;张永勋;吴传惠;王维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活性有机碳;真菌;腐生营养型;茶园土壤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24 年 56 卷 003 期
页码: 557-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福鼎市白琳镇、磻溪镇、管阳镇、太姥山镇和点头镇5个乡镇典型茶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茶园土壤中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中易氧化态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值分别为6.11 mg/g、200.85 mg/kg和68.27 mg/kg,EOC/SOC、MBC/SOC、DOC/SOC占比均值分别为34.05%、1.14%、0.42%;(2)茶园土壤真菌群落OTU数为点头镇>白琳镇>管阳镇>太姥山镇>磻溪镇,其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菌属为原隐球菌属(Saitozy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Pleuroascus,不同茶园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相似,但真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3)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方面,EOC、DOC含量与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真菌群落组成结构方面,Pleuroascus、Cpronia、Chloridum、Cladophialophora相对丰度与DOC、MB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Moritierella、Westerdykella相对丰度与DOC、MB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真菌群落功能预测方面,腐生营养型真菌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积累影响显著。
分类号: S154.3%S5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娄)土土壤有机碳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王彩霞,岳西杰,葛玺祖,王旭东. 2010
[2]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李彩虹,张勇,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何进尚,亢玲,董立国,张维军. 2016
[3]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4]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继光,秦江涛,要文倩,周睿,张斌. 2010
[5]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6]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红梅,姬艳艳,张贵龙,李刚,杨殿林. 2013
[7]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8]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9]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曾骏,郭天文,于显枫,董博. 2011
[10]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郑凤君,王雪,李景,王碧胜,宋霄君,张孟妮,武雪萍,刘爽,席吉龙,张建诚,李永山. 2020
[11]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4种典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特征. 于维水,王碧胜,王士超,孟繁华,卢昌艾. 2018
[12]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陈阜,李琳,伍芬琳,肖小平,张海林. 2007
[13]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张岳芳,孙国峰,周炜,胡宇容,王鑫,陈留根,郑建初. 2015
[14]沿海滩涂水稻种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陈澎军,韩继军. 2022
[15]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田慎重,张玉凤,边文范,董亮,Jiafa Luo,郭洪海. 2020
[16]耕作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碳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张海林,孙国锋,汤文光,李永,陈阜. 2010
[17]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石丽红,李超,唐海明,程凯凯,李微艳,文丽,肖小平. 2021
[18]白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5
[19]不同放牧强度对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陈思思,王淼,张楚,辛晓平,朱晓昱,郭雷风,闫瑞瑞. 2023
[20]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李婧,迟凤琴,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功能预测
作者:候宁;金强;刘旭阳;李先德;林少颖;张永勋;王维奇
关键词:茶园;管理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功能预测
-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探寻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趋势与规律——《国际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书评
作者:李先德
关键词: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作者:谭琳元;李先德
关键词:大麦产业;进口;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及进口多元化分析
作者:贾小玲;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大麦;进口格局;进口依赖性风险;进口多元化
-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模式研究-以农业文化遗产地安溪为例
作者:张永勋;李先德;张长水
关键词:交易费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模式;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
-
福鼎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与分子结构特征
作者:葛茂泉;王纯;许宏达;杨发峻;吴梓炜;林少颖;张永勋;李先德;王维奇
关键词:团聚体组成;有机碳;有机碳官能团;红外光谱;茶园土壤
-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养分及其计量比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杨发峻;王维奇;吴梓炜;许宏达;葛茂泉;林少颖;李先德;张永勋;吴传惠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比;细菌群落结构;PICRUSt功能预测;茶园;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