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琳元
作者: 谭琳元;李先德
作者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大麦产业;进口;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24 年 49 卷 003 期
页码: 80-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中国大麦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长,但国内大麦种植面积锐减,产量持续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大麦产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大麦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进口、国内生产能力、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选取15个具体指标构建大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1995-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法分析影响大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麦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口依赖程度较强、贸易竞争力较弱、生产稳定性较差和进口冲击较大,即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身生产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是影响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提出加强进口管理,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降低进口冲击和依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发展的影响. 谭琳元,李先德. 2018
[2]大麦进口对我国大麦产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孙致陆,李先德. 2015
[3]辽宁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赖晓璐,葛立群. 2013
[4]河南省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宰松梅,温季,仵峰,郭冬冬,董汝瑞. 2011
[5]茶产业区域发展综合实力评估研究. 陈富桥,杜佩,胡林英,姜爱芹. 2017
[6]云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与利用. 曾亚文,张京,普晓英,杜娟,杨树明,杨涛. 2011
[7]甘肃省大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赵锋,潘永东,包奇军,张华瑜,柳小宁,牛小霞,徐银萍. 2020
[8]2013年世界与我国大麦产业发展形势及2014年展望. 李先德,孙致陆,张京. 2014
[9]“品种+技术+服务”助力安徽大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季昌好,王瑞,陈晓东,赵斌,朱斌. 2018
[10]法国大麦产业发展分析. 刘晋婧,李先德,陈秧分. 2012
[11]2012年1-12月中国进口苜蓿数据分析. 吕礼良,安载学,韩成伟. 2016
[12]2014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分析. 李巍,张妤,韩成伟. 2017
[13]2013年1-12月我国进口苜蓿数据分析. 吕礼良,安载学,韩成伟. 2017
[14]2014年1-12月中国苜蓿进口数据分析. 安载学,臧薪宇. 2017
[15]2012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韩成伟,安载学. 2017
[16]2013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分析. 安载学,王玮,韩成伟. 2017
[17]2015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分析. 臧薪宇. 2017
[18]2016年1—12月中国稻谷和大米进出口现状分析. 安载学,谭化,舒坤良. 2019
[19]2015年1—12月中国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 安载学,韩成伟. 2016
[20]2015年1-12月中国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 安载学,韩成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福建不同岩茶产区土壤价态铁、铁细菌及理化因子关联性分析
作者:李俊鹏;汤淑玲;吴映姿;叶婷娥;李先德;张永勋;郑毅;王维奇
关键词:土壤理化因子;铁;铁氧化菌;铁还原菌;茶园
-
福建典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作者:吴梓炜;杨发峻;彭家豪;许宏达;葛茂泉;林少颖;李先德;张永勋;吴传惠;王维奇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真菌;腐生营养型;茶园土壤
-
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功能预测
作者:候宁;金强;刘旭阳;李先德;林少颖;张永勋;王维奇
关键词:茶园;管理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功能预测
-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探寻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趋势与规律——《国际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书评
作者:李先德
关键词:
-
"一带一路"陆路通道建设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以中欧班列为例
作者:钱宸;钱静斐;李先德
关键词:中欧班列;陆路通道;设施联通;“一带一路”;农产品进口
-
不同岩茶产区土壤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王霖;廖亦阳;李先德;吴春梅;王佳娜;侯丽;吴琪梦;张永勋;沈长华;王维奇
关键词: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比;真菌;FUNGuild功能预测;岩茶产区
-
中国大麦进口格局及进口多元化分析
作者:贾小玲;孙致陆;李先德
关键词:大麦;进口格局;进口依赖性风险;进口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