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距配置方式下棉花适宜种植密度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超群

作者: 刘超群;董合林;万素梅;郑苍松;骆磊;马云珍;董祯林;陈国栋;李鹏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行距;密度;产量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112-1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棉花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新疆南疆机采棉筛选合理种植方式和适宜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4个行距配置方式,即H3:1膜3行(76 cm等行距)、H4:1膜4行(66+10+66)cm、H5:1膜5行(10+66+66+10) cm、H6:1膜6行(10+66+10+66+10) cm;副区设置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A1:15×10~4株/hm2、A2:18.75×10~4株/hm2、A3:22.5×10~4株/hm2,测定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及籽棉产量,筛选不同行距配置下的棉花最适种植密度。【结果】不同行距棉花株高在打顶后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增高,A3处理的株高均显著高于A1处理;打顶后棉花茎粗随密度增加而变小,A1处理的茎粗均显著高于A3;棉花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在H3和H4条件下时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H5和H6条件下则表现为A2密度下最大;不同行距棉花最大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均为A2处理的最大;密度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和单位面积成铃数,行距显著影响单铃重。H5A2获得最高籽棉产量为7 026.9 kg/hm2,较其他处理高0.8%~14.5%。【结论】1膜3行(H3)、1膜4行(H4)、1膜6行(H6)行距配置下较优化的棉花种植密度为22.5×10~4株/hm2,1膜5行(H5)适宜棉花种植密度为18.75×10~4株/hm2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早熟棉区行距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敦磊,敦磊,李鹏程,余超,万素梅,董合林. 2020

[2]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04

[3]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8

[4]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铭森,高金虎,冯旭平,孟晓康,康红梅. 2019

[5]菊芋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张宇,Stepan Kiru,刘俊,门果桃,鲍红春,Natalia Anushkevich,Natalia Lebedeva,赵胜利. 2017

[6]密度与行距对甜玉米超甜135产量的影响. 谭禾平,卢德生,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2013

[7]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2号产量的影响(英文).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2014

[8]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9]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苏玉20产量的影响. 孔令杰,郑飞,张美景,刘瑞响,赵文明,孟庆长,陈艳萍,袁建华. 2016

[10]不同播种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张红芳,崔欢虎. 2009

[11]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韦德斌,钟维,向英,黄俊. 2015

[12]行距和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盖志佳,赵文军,杜佳兴,刘婧琦,蔡丽君,张伟,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赵桂范,张敬涛,张洪旭. 2017

[13]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秦文利,刘忠宽,智健飞. 2017

[14]种植密度和行距对Ⅰ式果枝棉麦(油)后直播成铃和产量的影响. 冯常辉,张友昌,陈再兴,习桂梅,易先达,张成,秦鸿德. 2018

[15]不同行距对甜玉米品种粤甜13号的影响. 文天祥,李高科,刘建华,胡建广. 2012

[16]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0号产量的影响.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2011

[17]棉花工厂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在新乡市的筛选. 吕海英,周燕萍,职承禄,杨铁钢. 2009

[18]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程振勇,吕海英,周燕萍,闪红,何伟娜,杨铁钢,职承禄. 2008

[19]密度对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产量的影响. 周燕萍,吕海英,职承禄,杨铁钢. 2008

[20]棉花1膜3行模式下密度和缩节胺用量优化组合. 霍飞超,霍飞超,李鹏程,李运海,郑苍松,冯卫娜,敦磊,胡守林,董合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