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铋/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豆芽中的6-苄氨基嘌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德响

作者: 王德响;段禹;孔大彬;王洪;胡民康;张津铭;李胜男;阳军;杨文;杜海军

作者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喀什大学新疆特色药食用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激素;6-苄氨基嘌呤;石墨烯;硫化铋;电化学检测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170-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硫化铋(Bi2S3)颗粒,通过超声复合法将硫化铋与石墨烯(graphene,Gr)复合,得到Bi2S3-Gr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滴涂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构建可灵敏检测 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对 6-BA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6-BA在Bi2S3-Gr/GCE上受扩散控制,有 2 个电子参与 6-BA的氧化过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对 0.5~100μmol/L的 6-BA进行检测,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 2.7×10-7 mol/L.所制备的Bi2S3-Gr/GCE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 3.52%和 4.31%,常见的干扰物对 6-BA的检测不会造成影响.利用加标回收法测定豆芽中的 6-BA含量,回收率为 92.75%~112.10%,表明该传感器在实际检测中对 6-BA定量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石墨烯负载二氧化锡电化学传感器检测4-碘苯氧乙酸研究. 王德响,段禹,孔大彬,王洪,胡民康,张津铭,李胜男,杨文,杜海军. 2023

[2]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兔血浆单胺递质及其相关化合物. 李广林,郎子文,董明显,杨国林,张国伟,李锦宇,牛建荣,蒲万霞,毛学锋,刘惠玲,何天稀,侯经国. 2000

[3]大肠杆菌快速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学斌,庞春颖,魏佳淇,郭云轩,顾峰. 2024

[4]基于表面活性剂增敏有序介孔SiO_2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色氨酸. 谢丽萍,蒋翠文,王天顺,莫磊兴,李焘,闫飞燕. 2016

[5]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检测黄酒中多酚物质. 雷萍,林淼. 2008

[6]基于表面活性剂增敏有序介孔SiO2修饰碳糊电极测定L-色氨酸. 谢丽萍,蒋翠文,王天顺,莫磊兴,李焘,闫飞燕. 2016

[7]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8]不同温度条件下6-苄氨基嘌呤对采后西兰花货架寿命的影响. 尹攀攀,肖丽霞,胡花丽,张雷刚,罗淑芬,李鹏霞. 2017

[9]叶面喷施6-BA对棉花蕾铃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李鹏兵,文明,王乐,李明华,赵云,刘扬,马富裕. 2019

[10]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鲜切西兰花硫代葡萄糖苷代谢的影响. 罗淑芬,郭峰,孙莹,王瑶,胡花丽,安容慧,周宏胜,李国锋,李鹏霞. 2022

[11]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刘红艳,胡花丽,罗淑芬,张雷刚,周宏胜,李鹏霞,肖丽霞. 2018

[12]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上海青贮藏品质的影响. 高建晓,刘丹,古荣鑫,胡花丽,李鹏霞. 2015

[13]6-苄氨基嘌呤减缓鲜切西兰花的衰老机理分析. 刘红艳,胡花丽,罗淑芬,张雷刚,肖丽霞,李鹏霞. 2016

[14]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张锦伟,杜晓颖,王飞飞,贾春虹. 2021

[15]6-苄氨基嘌呤对采后空心菜品质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芦航,高建晓,胡花丽,李鹏霞. 2016

[16]6-苄氨基嘌呤对绿芦笋采后木质化衰老的影响. 周任佳,乔勇进,王海宏,黄飞达,陈召亮,张学生. 2012

[17]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物的色谱分析方法. 魏敏,侯勇. 2007

[18]电化学共沉积石墨烯纳米金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新型免疫传感器. 陈晨,窦文超,赵广英. 2014

[19]新型石墨烯/聚吡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张兰河,李佳栋,刘春光,王旭明. 2017

[20]在三氧化二铋-石墨烯修饰电极上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铅和镉. 崔闻宇,孙言春,吕江维,耿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