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瓜龄、后熟期对西葫芦采种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守如

作者: 孙守如;陈艳丽;赵香梅;曾凯;栗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葫芦;瓜龄;后熟期;采种指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4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3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西葫芦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种子质量均有影响。在30~60d,瓜龄越长,种子的千粒重、单瓜产种量、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越高;延长种瓜后熟期能明显地改善种子质量;在后熟期0~30d,随着后熟期的延长,种子的质量明显提高。瓜龄为40d,后熟期为10d的西葫芦种子,接近正常的种子质量标准,可作为生产上采种的重要依据。

分类号: S642.6

  • 相关文献

[1]不同瓜龄和后熟期对甜瓜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张永平,范红伟,沈建华,陈幼源,杨少军,许爽. 2014

[2]黄瓜种瓜瓜龄和后熟处理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康高强,林兴. 1991

[3]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的鉴定方法. 王成,王辉,娄丽娜,苏小俊. 2012

[4]白灵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冠喜,王珏,华国栋,苏畅,张灿宏. 2006

[5]不同成熟度和后熟时间对温室迷你黄瓜(雌性系)种子质量的影响. 王鹏,汪李平. 2005

[6]冷库杏鲍菇栽培技术研究. 韦仕岩,郑峰,卢家仕. 2006

[7]中国板栗主产区果实后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李颖,郭燕,张馨方,张树航,王广鹏. 2022

[8]工厂化袋栽杏鲍菇不同后熟期对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段超,左琳,王小军,杨杰,孟俊龙,常明昌. 2013

[9]白灵侧耳菌袋不同后熟期对其产量的影响. 陈文良,刘宇,王丽珍,孟莉莉,孔传广,何玉宁. 2004

[10]日光温室西葫芦秋延后高产栽培. 雷逢进. 2002

[11]西葫芦新品种引种试验. 朱春侠,王勇,杜刚强,姜伟,王永,朱雪峰,韩凤英,刘燕,王葆生. 2014

[12]蔬菜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增产效应. 孙克刚,白玉贵,陈时良. 2000

[13]大棚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 潘美红,薛萍,陈振泰,杨海峰,罗志丹,宁宇,杨和川. 2015

[14]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 2009

[15]冬麦后茬复种西葫芦试验初报. 张建成,温埃清,赵春芝,张汇娟,张培智,张宏旭,赵瑞女. 2011

[16]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5号的选育. 雷逢进,王晓民,聂安全,雷雪梅,杨淑巧. 2010

[17]两种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王宇楠. 2010

[18]西葫芦病害防治技术. 蒙正兵,吴显斌,马宁,卢敏,杨菲. 2016

[19]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20]玉林市秋、冬种西葫芦病虫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