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ddPCR拷贝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维

作者: 张维;杜文平;宋军;陈谦;徐利远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草甘膦抗性;外源基因;拷贝数;微滴数字PCR(dd PCR)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1707-17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是从前期获得的100余份转基因抗除草剂草甘膦玉米品系中,挑选T抗-1等14个转基因玉米品系进行拷贝数检测。【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拷贝数分析方法——微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简称dd PCR),设计特异引物对外源抗草甘膦基因2m G2-epsps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供试的14份转基因材料中10份是单拷贝品系。同时,通过引物探针特异性试验、叶片基因组DNA的PCR抑制和浓度检测、转基因玉米的外源基因2m G2-epsps的实时PCR检测和基因组DNA的酶切等系列研究,建立稳定的转基因玉米拷贝数分析的dd PCR检测体系。【结论】微滴数字PCR技术为这批转基因玉米的下一步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参数,同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外源基因拷贝数dd PCR分析方法。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分析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标记基因EPSP拷贝数. 王犇,张春,李向龙,张中保,邹华文,吴忠义. 2017

[2]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 甄贞,段俊枝,于艳波,曲波,袁肖寒,高学军,栾凤侠,张明辉. 2016

[3]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分析转基因大豆‘GE-J12’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赵新,刘双,刘娜,李瑞环,曹英芳,兰青阔,王永. 2022

[4]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外源基因拷贝数的测定. 樊佳佳,白俊杰,马冬梅,简清. 2011

[5]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籽粒中转基因成分. 王颖,任志莹,陈芳芳. 2016

[6]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整合位点分析. 王翠云,刘艳,刘允军. 2019

[7]极端污染环境草甘膦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沙纪莹,金丹,陆伟,张晓喻,张超,李亮,马瑞强,肖磊,王一丁,林敏. 2008

[8]土壤宏基因组中抗草甘膦新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 马建,王云鹏,韦正乙,孙康泰,邢少辰,王呈琰. 2015

[9]农杆菌介导的转双价基因耐草甘膦玉米研究. 刘艳,杜文平,宋军,张莲,陆伟,徐利远. 2013

[10]草甘膦生物抗性和生物降解及其转基因研究. 朱玉,于中连,林敏. 2003

[11]草甘膦抗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吴丹丹,张纯,冯莉,张妤,郭爱玲,田兴山. 2013

[12]外源基因在烟草绿色组织中的高效表达研究. 杨大伟,周焘,张锐,罗淑萍,郭三堆. 2011

[13]草甘膦抗性与敏感牛筋草生物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郭文磊,张纯,张泰劼,田兴山. 2023

[14]利用易错PCR随机突变技术突变EPSPS基因研究草甘膦抗性机理. 梁爱敏,刘柱,张怀江,刘秀敏,陈明,陆伟,李国勋,林敏. 2004

[15]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的实用PCR检测方法. 潘爱虎,张大兵,潘良文,陈家华,袁政,梁婉琪. 2003

[16]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技术创制耐草甘膦水稻. 卢振万,李雪琪,黄金光,周焕斌. 2023

[17]CP4-EPSPS转基因棉花植株鉴定方法比较分析. 郭文芳,王楠,李刚强,许芳芳,杨彩峰,刘德虎. 2017

[18]拟南芥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EPSPS)的定点突变及抗草甘膦转基因拟南芥获得. 陈荣荣,曹高燚,刘允军. 2014

[19]草甘膦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性基因的克隆. 杨小艳,刘亚娟,吴红,王忠伟,雷开荣,谢树章. 2018

[20]抗草甘膦棉花突变体R1098对草甘膦抗性研究. 燕树锋,刘海芳,铁双贵,梅磊,祝水金.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