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优化春玉米根系形态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伟
作者: 白伟;孙占祥;张立祯;郑家明;冯良山;蔡倩;向午燕;冯晨;张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春玉米;根系形态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21 期
页码: 88-9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耕层构造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该文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科学观测实验站利用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虚实并存耕层(furrow loose and ridge compaction plough layer,FLRC)、全虚耕层(all loose plough layer,AL)、全实耕层(all compaction plough layer,AC)、上虚下实耕层(up loose and down compaction plough layer,ULDC,CK)4种耕层构造方式,开展了不同耕层构造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形态影响的研究。2015和2016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虚实并存耕层可以显著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P<0.05),增幅18.19%~34.86%,增产的原因是行粒数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单株干物质量(P<0.05),增幅5.18%~11.30%。虚实并存耕层能够显著提高春玉米耗水量、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利用效率(P<0.05),增幅分别为1.20%~5.42%、2.74%~6.23%和18.23%~31.49%,且不同降雨年型下表现不同,干旱年份以虚实并存和全实耕层构造为宜,丰水年份以虚实并存和全虚耕层构造为宜。虚实并存耕层对春玉米灌浆期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等形态指标影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虚实并存耕层提高春玉米产量的根系形态指标主要是根重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体积密度;提高春玉米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的根系形态指标主要是根重密度。综合分析认为,虚实并存耕层是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促进根系形态发育的最优耕层结构,在辽西旱作农田合理耕层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覆膜和露地旱作春玉米生长与蒸散动态比较. 王罕博,龚道枝,梅旭荣,郝卫平. 2012
[2]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于景春,刘祖贵,南纪琴. 2012
[3]不同轮耕方式对旱作区土壤容重、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贺建华,王平,陈娟,王国宇. 2018
[4]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5]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钱春荣,葛选良,樊景胜. 2019
[6]滴灌土壤水分下限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国玉,朱新萍,周建伟,马军勇,何帅. 2020
[7]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陈刚,王璞,陶洪斌,张中东. 2012
[8]晋中地区春玉米区集雨覆盖试验研究. 樊向阳,郎旭东. 2001
[9]生物降解膜对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徐静,王文俊,李尚中,张建军. 2022
[10]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南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南纪琴,刘战东,肖俊夫,张彦. 2012
[11]控释尿素基施及普通尿素不同基追比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翼,张建军,樊廷录,赵刚,王磊,王勇. 2014
[12]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建军,王磊,樊廷录,王勇,赵刚,唐小明,李尚中,党翼. 2011
[13]地膜覆盖对不同株型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磊,樊廷录,赵刚,党翼,李尚中,张建军,辛丽. 2018
[14]不同深松时期对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阎晓光,李洪,王青水,董红芬,李爱军. 2014
[15]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于玲玲,郭强,赵贵元. 2017
[16]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杨宁,冯良山,李开宇. 2016
[17]辽西半干旱区垄膜沟种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蒋春光,刘志,郑家明,冯良山. 2014
[18]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李书田,马明生,谢永红. 2014
[19]不同灌水量和秸秆还田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向午燕,董智,冯晨,蔡倩,张哲,郑家明,白伟. 2023
[20]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吴海卿,杜臻杰,李平,吕谋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关键词:苗期摘叶;玉米;倒伏;茎节;产量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北疆机采棉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宋延鸿;阿依古再丽·玉苏普;王雪姣;赵鸣泽;布阿依姆·阿布都热依木;张立祯;李杰;巴特尔·巴克;孙帅;火勋国
关键词:机采棉;种植密度;品种;形态结构;株型;产量
-
氮素不同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者:马存金;孔宪奎;李广华;谷彦冰;王娟;张哲;王庆美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氮素;控释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作者: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关键词:蚓粪;生物有机肥;花生产量;结瘤特性;根瘤固氮潜力
-
微纳米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机制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雨;罗庆;方旭;吴慧秋;寇力月;张截流;冯良山
关键词:微纳米塑料;土壤-植物系统;迁移;毒性效应
-
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东北地区褐土稳定性有机碳的影响
作者:黄磊;张然;陈雅丽;牛翠云;翁莉萍;马杰;李永涛;张哲
关键词:氮肥;秸秆;褐土;稳定性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