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鉴定与部分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柴海燕
作者: 柴海燕;贾娇;白雪;孟玲敏;张伟;金嵘;吴宏斌;苏前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禾谷镰孢复合种;杀菌剂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01 期
页码: 64-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吉林省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镰孢种群分布及杀菌剂对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针对性地开展玉米镰孢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20年采自吉林省36个市(县)的149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利用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特异性引物检测其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对部分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致病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抑制效果.[结果]分离获得233株镰孢菌,隶属4个镰孢复合种,含9种镰孢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布氏镰孢(F.boothi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洲镰孢(F.asiatic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藤仓镰孢(F.fujikuroi)、木贼镰孢(F.equiseti)和亚黏团镰孢(F.subglutinans),分离频率依次为33.05%、26.18%、25.32%、12.45%、0.86%、0.86%、0.43%、0.43%和0.43%,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分离频率最高,为52.36%,是吉林省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镰孢菌.布氏镰孢、禾谷镰孢和亚洲镰孢在禾谷镰孢复合种中的占比分别为50.00%、48.36%和1.46%.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均较为丰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52.73%的禾谷镰孢复合种为中致病型菌株,东部玉米主产区分离的禾谷镰孢致病力最强.毒素化学型检测表明,亚洲镰孢为雪腐镰刀烯醇(NIV)化学型,禾谷镰孢与布氏镰孢为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烯醇(15-AcDON)化学型.7种杀菌剂抑制禾谷镰孢复合种菌丝生长的EC50介于0.02—19.45μg·mL-1,其中咯菌腈(FS)、抑霉唑(FS)、氟硅唑(EC)、戊唑醇(TC)和腈菌唑(EW)对禾谷镰孢复合种抑制效果较好且差异不大,EC50小于1.20μg·mL-1,EC90小于100μg·mL-1;30%吡唑醚菌酯抑制禾谷镰孢和布氏镰孢生长的EC50差异明显,抑制禾谷镰孢的EC50是布氏镰孢的10.24倍.[结论]吉林省不同玉米产区的玉米穗腐病的优势致病镰孢不同,东部和西部为禾谷镰孢和布氏镰孢,中部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咯菌腈、抑霉唑、氟硅唑、戊唑醇和腈菌唑对禾谷镰孢复合种的抑菌效果较好且在禾谷镰孢复合种间的药剂敏感性差别不明显.
分类号: S435.131.4
- 相关文献
[1]我国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及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鉴定. 秦子惠,任旭,江凯,武小菲,杨知还,王晓鸣. 2014
[2]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周丹妮,王晓鸣,李丹丹,杨洋,陈国康,段灿星. 2016
[3]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产毒类型与地区分布特点. 秦子惠,李为喜,刘庆奎,王晓鸣,武小菲. 2013
[4]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分离鉴定及产毒基因型分析. 王宝宝,毕四刚,肖明纲,张冬英,闫强,张彦彦,杨树龙,朱振东,段灿星. 2020
[5]广西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构成与毒素化学型分析. 杜青,唐照磊,李石初,上官玲玲,李华娇,段灿星. 2019
[6]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孙华,张海剑,郭宁,石洁,陈丹,马红霞. 2017
[7]上海地区鲜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靳林朋,林金元,王慧,孙萍东,卫季辉,张中林,胡颖雄,郑洪建. 2022
[8]苜蓿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杀菌剂毒力测定. 阮柳,马占鸿,刘振宇,秦丰,王海光. 2016
[9]党参茎基腐病镰孢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漆永红,李敏权,曹素芳,蒋晶晶,李雪萍,李青青,徐美蓉,李继平. 2021
[10]山西省玉米品种穗腐病抗性鉴定. 张治家,李永华. 2017
[11]宁夏玉米穗部性状对穗腐病发生的影响. 刘浩. 2020
[12]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基因的挖掘. 闻竞,沈彦岐,韩四平,邢跃先,张叶,王梓钰,李世界,杨小红,郝东云,张艳. 2020
[13]玉米穗腐病的研究进展. 张庆芳. 2020
[14]28个西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穗腐病抗性监测. 邹成佳,杨晓蓉,李晓,张海燕,章振羽,刘仲琦,龙强,崔丽娜. 2022
[15]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鉴定接种方法比较. 贾娇,张伟,孟玲敏,白雪,吴宏斌,王义生,张玉榕,苏前富. 2022
[16]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的QTL定位. 王梓钰,李世界,闻竞,莫蓝月,沈彦岐,韩四平,张艳. 2022
[17]玉米穗腐病研究初报. 任金平,吴新兰,庞志超,张秀文,刘煜才. 1993
[18]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辉. 2017
[19]44份玉米自交系对镰孢穗腐病的抗性鉴定. 张艳,张叶,王梓钰,闻竞,韩四平,郭嘉,邢跃先. 2019
[20]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鉴定与抗性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侯萌,王巍,赵韦,陈钰.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狂犬病颗粒样疫苗的制备及免疫评价
作者:代昕宇;李昀真;孙亚杰;胡博;张成琪;许丽文;白雪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病毒样颗粒;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义生;刘佳遥;黄淑敏;白雪;贾娇;牟忠生;苏前富
关键词:杂草防除;油莎豆;二甲戊灵;扑草净;丙炔氟草胺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结球甘蓝CBF家族特征分析及低温诱导基因BoCBF1、BoCBF2a和BoCBF3表达分析
作者:张伟;余方伟;李建斌;于利;王神云
关键词:结球甘蓝;CBF基因家族;低温胁迫;基因表达
-
ARC微生物菌剂对中豆4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肖之源;瞿建武;孙琳;张伟;汪澄;陈志敏
关键词:大豆;ARC菌剂;农艺性状;产量
-
土壤理化性质与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宁宁;欧阳小雪;张孟娟;白雪;张强;殷萍;张玉婷;阮维斌;程奕;陈秋生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卫青萝卜;品质;相关性
-
羊栖菜多糖抗A型塞内卡病毒感染PK-15细胞活性和机制探究
作者:张诗悦;张亮;张伟;陈九;杨少华;高星熠;闫滨;李宝国;杨宏军
关键词:羊栖菜多糖;A型塞内卡病毒;提取;纯化;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