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彦长
作者: 罗彦长;李成荃;张端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郑智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两系法;配合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3+1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选用 6个籼型光 (温 )敏核不育系 ,5个籼型父本 ,按 6× 5NCⅡ设计 ,共配 30个组合 ,对亲本一般配合力 (GCA)及杂种的特殊配合力 (SCA)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筛选了一批优良的两系亲本材料 ,不育系中籼型以X0 7S、3418S为好 ,父本中紫恢10 0、明恢 6 3、2 346配合力为好。 (2 )在本研究中播始历期和结实率SCA与GCA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籼杂中株高、穗实粒 ,有一定的联系 ,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 ,一般至少有一方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高。 (3)初步筛选了 3418S/2 346、3418S/明恢 6 3、X0 7S/2 346、X0 7S/紫恢 10 0等强优组合 ,在本试验中单株产量均显著超过汕优 6 3。文中对供试不育系和初步筛选的强优组合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灿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罗彦长,张端品. 2001
[2]籼型两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6
[3]两系杂交粳稻配合力测定及通径分析. 袁勤,王守海,罗彦长,程融. 1990
[4]两系杂交水稻垩白性状配合力研究. 夏加发,施伏芝,陈多璞. 2001
[5]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朱镇,赵凌,宗寿余,张亚东,王才林. 2004
[6]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在不同光周期/温度下表达谱的变化. 郭小勤,董海涛,郑康乐,骆红梅,谭学林,方永启,王炎钦,邓晔,戴承恩,娄沂春,邵菁,史文琴,赵东,李德葆. 2005
[7]水稻C815S及其同源株系的育性光温特性. 陈立云,邓华凤,唐文邦,肖应辉,袁隆平. 2007
[8]航天与辐射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效果的研究——M_2代突变频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彭选明,彭伟正,庞爱军,庞伯良. 2011
[9]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氧代谢的变化.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李平,张旭,林道宣,黄农荣,孔清霓,刘彦卓. 1999
[10]几个新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姚克敏. 2006
[11]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邹江石,吕川根. 2005
[12]贵州两系法优质杂交水稻育种进展. 黄宗洪,王际凤,向关伦,甘雨,杨占烈,陈锋,周维佳. 2006
[13]第二讲 两系法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 1997
[14]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周承恕. 2000
[15]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吴京华,罗闰良. 1996
[16]湖南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刍议. 周承恕. 2000
[17]两系高粱杂种优势分析. 刘海军,尹颛斌,叶桃林. 2000
[18]第一讲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由来及其意义. . 1997
[19]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2007
[20]杂交水稻研究50年. .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
-
甘草秧及瘤胃生物缓冲剂对滩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倩;吴爽;刘统高;杨冲;王锦;虎雪姣;刘春;任宇佳
关键词:滩羊;甘草秧;瘤胃生物缓冲剂;生长性能;肉品质
-
水稻永久温敏核不育遗传特性浅析
作者:江建华;张瑛;党小景;王德正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遗传特性;温敏;反温敏;制种
-
利用InDel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籼稻中籼粳交杂株
作者:潘伟芹;马卉;许学;鲍翔宇;麦霄黎;林玲;吴爽;汪秀峰
关键词:水稻;籼粳交杂株;大青棵;InDel标记;籼粳属性鉴定
-
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江建华;党小景;张瑛;王德正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优质;选育
-
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作者: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关键词:小麦;玉米;大豆;点蜂缘蝽;发生动态;山东省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