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育种及大豆品种中黄26及中黄54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岚

作者: 王岚;王连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胞囊线虫;产量;大豆;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6 年 02 期

页码: 10-14

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1991年开始从事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以来,将抗大豆胞囊线虫育种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每年均配制一定数量的抗胞囊线虫育种组合,经过筛选鉴定及育种实践,比较好的抗源是PI437654、灰皮支黑豆和五寨黑豆等,通常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和新育成的高产品系为母本,抗源为父本进行杂交,取得了较好结果,以单8为母本,PI437654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2个品种,一个是中黄26,在北京地区推广;另一个是国审品种中黄54,在西北地区推广。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遗传率的变化. 卢为国,袁道华,李金英,李海朝,文自翔,张辉. 2010

[2]大豆不同抗性品种感染胞囊线虫后防御酶活性变化. 许艳丽,司兆胜,李春杰,潘凤娟,温广月. 2009

[3]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种质创新. 刘章雄,卢为国,常汝镇,邱丽娟. 2008

[4]大豆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卢为国,李卫东,梁惠珍,王树峰,孙慎. 2005

[5]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F2-F4代的抗性传递. 樊立强,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 2018

[6]大豆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系SSR标记分析. 袁翠平,卢为国,刘章雄,李英慧,李卫东,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2008

[7]抗感大豆品种接种胞囊线虫后根部异黄酮含量变化. 林晓敏,谭晓荣,王连铮,李斌,孙君明. 2016

[8]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于佰双,王家军,马书君. 2001

[9]大豆抗SCN机制及抗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练云,卢为国. 2013

[10]不同抗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组合F_2胞囊附着量差异分析.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刘学义. 2010

[11]大豆抗SCN4新种质的SSR标记辅助抗性基因选择研究. 袁翠平,卢为国,李英慧,李卫东,刘章雄,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2006

[12]日韩大豆品种选育研究情况概述. 杨春明,安载学,王新风,王梓钰,马巍,富健. 2015

[13]大豆新品种吉育96选育报告. 孔祥梅,程延喜,赵丽梅,彭宝,王曙明,张卫龙,王越强,张鸣浩,张静波,周松涛,王礼宾,杨柳. 2010

[14]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4的选育.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马巍,董岭超,许多. 2009

[15]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徐建华,张秀梅,卢玉兵. 2007

[16]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17]大豆新品种金豆一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任君,阎晓涛,秦秀珍,张素强. 2019

[18]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倩,谢飒英,刘学义,石跃进,姚景珍,沈红星. 2015

[19]GS豫豆8号的选育及利用. 段贵娥. 1993

[20]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6的选育. 高明杰,刘丽君,张雷,蒲国峰,杨吉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