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荚果钙素吸收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卫

作者: 周卫;林葆;李京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荚果;钙;吸收机制;动力学;特异抑制剂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1995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44-51

摘要: 采用~(45)Ca微观放射自显影、电子探针及特异性抑制剂研究花生荚果钙素吸收机制,结果表明,Ca~(2+)是通过主动吸收由外界进入细胞质中,并以共质体途径在组织和细胞间运输,外果皮的周皮层和中果皮的纤维细胞层对Ca~(2+)质外体运输有一定阻碍作用。钙通道抑制剂与ATP酶特异性抑制剂处理,中果皮和内果皮的薄壁细胞内未见~(45)Ca显影,大量~(45)Ca出现在周皮层,仅微量的~(45)Ca到达中果皮细胞间隙和纤维细胞层质外体空间。电子探针的结果也可看出高钙峰出现在周皮层,而对照处理荚果整个组织的共质体和质外体均有~(45)a的显影,且由外果皮向内,组织中的钙呈逆浓度梯度分布。2,4—二硝基酸可抑制荚果钙素吸收速率,其抑制率达70—92%。荚果钙素吸收动力学的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为0-0.5mmol/L时,其吸收速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模型,Km值为0.0135mmol/L,Fmax为132×10~(-4)μ mol/(cm~2h);而当Ca~(2+)浓度为1-5mmol/L范围时,其表现出复杂的吸收特征,此时Km和Fmax均无法得出明确的数值;供钙浓度为0.5-2.0mmol/L时,荚果干重及果仁干重与吸钙量均可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荚果气力输送设备参数优化与试验. 魏海,谢焕雄,胡志超,颜建春,刘敏基,徐弘博. 2016

[2]基于双组分结构的高油酸花生荚果干燥动力学研究. 陈鹏枭,王殿轩,王晨光,朱文学,迟晓元. 2021

[3]花生荚果钙素吸收调控及其与钙素营养效率的关系. 林葆,周卫. 1997

[4]花生荚果薄层干燥特性及模型研究. 颜建春,胡志超,谢焕雄,王海鸥,于昭洋. 2013

[5]基于CFD—DEM花生荚果管道输送过程数值模拟. 陆永光,胡志超,林德志,于昭洋,游兆延,吴努. 2016

[6]干燥花生荚果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及霉变研究. 王晨光,王殿轩,渠琛玲,迟晓元,刘晓莉. 2020

[7]钙胁迫下花生荚果微区特征及植株生理生化反应变化. 周恩生,陈家驹,王飞,王煌平,陈惠成,何盈. 2008

[8]动物的肽营养研究进展. 齐莉莉,王进波. 2003

[9]烟草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曲平治,刘贯山,刘好宝,司丛丛,刘朝科,胡晓明,冯祥国,张守厚,赵静. 2009

[10]食源性Fe2+/Fe3+结合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林善婷,胡晓,李来好,杨贤庆. 2020

[11]有机微量元素及其作用机理. 李志鹏,孙瑶,李生,陈之果,杨福合. 2009

[12]植物钙素营养机理研究进展. 周卫,林葆. 1995

[13]根际微生态环境中氮源转化及循环研究进展. 宋可欣,王丽霞,刘永霞,黄思豪,姜成君,何应对. 2024

[14]有机微量元素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计峰,罗绪刚,李素芬,刘彬,余顺祥. 2001

[15]用原位结扎灌注肠段法研究锰在肉仔鸡小肠中的吸收机制. 白世平,吕林,罗绪刚,刘彬. 2007

[16]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机制. 李洋,高民,胡红莲,孙燕勇. 2018

[17]动物的肽营养. 陈伟. 2011

[18]花生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王安建,高帅平,田广瑞,刘丽娜. 2015

[19]磷脂酶A_1(Lecitase Ultra)水解磷脂酰胆碱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研究. 张康逸,张丽霞,王兴国,刘元法. 2016

[20]泥蚶对重金属铜、铅、镉的生物富集动力学. 李学鹏,LI Jian-rong,段青源,ZHAO Guang-ying,王彦波,FU Ling-lin,谢晶.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