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粳稻“十五”新选品种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振喜

作者: 苏振喜;赵国珍;廖新华;世荣;朱振华;张学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品质性状;云南高原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389-39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对“十五”水稻品种省区域试验资料分析表明,云南粳稻品种选育在“十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品质育种主要进行特色优质米的开发,选育出多个特色米品种供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优质米示范推广面积为354 700 hm2,而且基本解决了优质和高产的矛盾;高产良种平均产量水平比“九五”提高了10%左右,平均产量达9 000~10 500 kg/hm2,而且高产品种的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良种示范推广面积为711 826.67 hm2。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质改良中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的前提下提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江淮稻区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杜永,方兆伟,潘启民,杨建昌,朱庆森. 2006

[2]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胡曙鋆 ,徐大勇 ,杜永 ,徐敏权 ,王学红. 2004

[3]粳稻新的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组合部分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赵海岩,王昌华,郑文静. 2006

[4]辽宁省2015年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姜秀英,王之旭,张悦,吕军,韩勇. 2016

[5]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品质性状的分析比较. 骆名瑞,陈涛,姚姝,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5

[6]江苏省主要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研究. 陈培峰,顾俊荣,乔中英,赵步洪,季红娟,董明辉. 2018

[7]黑龙江粳稻育种亲本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筛选及类群划分. 刘宝海. 2018

[8]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国珍,杨世准,芮钟斗,廖新华,苏振喜,世荣,蒋聪,戴陆园. 2009

[9]云南不同亚种优质稻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特征值分析. 浦秋红,李婷婷,王明艳,刘慰华,邹茜,苏振喜,陈越. 2023

[10]茉莉酸甲酯对籼粳稻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闫志强,邓茹月,宫彦龙,王贞友,朱速松. 2022

[11]粳稻不同生态型间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 王坚,刘炜,马洪文,史延丽. 2008

[12]粳稻食味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刘研,李鑫,赵一洲,毛艇,钟顺成,王诗宇,张战,倪善君. 2023

[13]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赵国珍,蒋聪,邹茜,朱振华,苏振喜,袁平荣,戴陆园. 2010

[14]不同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袁杰,张燕红,赵志强,文孝荣,贾春平,康民泰,唐福森,王奉斌. 2022

[15]粳稻不同粒位上垩白及粒形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陈书强. 2014

[16]粳稻粒位间蛋白质及其组分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17]粳稻粒位间淀粉RVA谱特征与其它品质性状的关系. 陈书强,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2015

[18]不同生态条件对云南和韩国粳稻品质及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廖新华,杨世准,戴陆园. 2009

[19]粳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 代晓华,马洪文,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2006

[20]吉林省新育成优质水稻品种(系)的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相关分析. 张强,傅秀林,全东兴.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