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茬次与制粒对紫花苜蓿维生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林

作者: 孙林;薛艳林;张福金;吴晓光;肖燕子;张欣昕;刘广华;刘思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颗粒;干草粉;营养成分;大肠杆菌;维生素C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99-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刈割茬次与制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颗粒的营养品质、维生素含量与大肠杆菌数量间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选择3个刈割茬次(第1茬、第2茬、第3茬)紫花苜蓿现蕾期刈割,制作草颗粒,取样测定其维生素含量、化学成分及大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B6和Vc含量影响显著(P <0.05),其中,第2茬紫花苜蓿维生素B2、B3、B5含量显著高于第1茬和3茬(P <0.05),第1茬和第2茬维生素B6、Vc显著高于第3茬(P <0.05)。刈割茬次对紫花苜蓿干物质(dry matter, DM)、有机质(organic matter, OM)、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影响显著,第2茬紫花苜蓿品质优于第1茬和第3茬。制粒对紫花苜蓿维生素B3、B5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而制粒显著降低了维生素B2、B6、Vc、VK1含量(P <0.05)。两个因素的互作效应对紫花苜蓿B1、B6、OM、DM含量影响显著(P <0.05)。大肠杆菌数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第1茬<第3茬<第2茬,制粒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的活性(P <0.05)。第1茬紫花苜蓿草颗粒大肠杆菌数量最低。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四川叶用芥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李跃建,房超,蔡鹏,杨宏,刘小俊,梁根云. 2014

[2]紫花苜蓿草颗粒在獭兔养殖上的应用初探. 左相兵,李龙兴,陈琴,卢敏,郭小林,文克俭,韦广慧. 2015

[3]不同加工方式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李长春,范文强,孙林,格根图,成启明,贾玉山. 2017

[4]加工工艺对针茅草颗粒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杜珠梅,贾玉山,孙林,丁霞,宁淑红,格根图. 2017

[5]蒙药黄芩与制粒对紫花苜蓿维生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孙林,刘广华,张欣昕,薛艳林,吴晓光,肖燕子,殷国梅,刘思博,张福金. 2020

[6]鲁梅克斯草颗粒在瘤胃内的降解与饲养价值. 刁其玉,陈荆芬,杨茁萌. 2000

[7]草颗粒饲料成型技术与配套设备. 郭忠羽,马娟,张杰,孔令卓,李浩,冯斌. 2015

[8]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中的应用. 张明忠,史亮涛,金杰,何光熊,龙会英,范建成,邵庆勇. 2015

[9]贮藏时间与蒙药黄芩对紫花苜蓿草颗粒维生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孙林,肖燕子,都帅,张福金,刘广华,张欣昕,乌尼尔,娜娜,赵熠,薛艳林. 2023

[10]草颗粒饲料在牛瘤胃内的降解与饲养价值. 刁其玉,杨茁萌,陈荆芬. 2001

[11]早熟草莓新品种--晶玉. 向发云. 2013

[12]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谢奎忠,杨棪,张民,李建军. 2011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分析五种蘑菇中的维生素C和没食子酸含量. 赵凤,杨明举,周洲,李小义,孔杰. 2016

[14]杜洛克母猪生长、肥育阶段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效果. 卢福庄,楼洪兴,许松,吴建良. 2001

[15]生物菌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于彩虹,许前欣,孟兆芳. 2000

[16]不同倍性小型西瓜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 郑锋,詹园凤,党选民,杨衍. 2012

[17]维生素C对水生动物生长、繁殖及免疫的调节作用. 胡俊茹,王安利,曹俊明,陈水春,李军勇,李宝圣. 2009

[18]含钙物质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肖厚军,李剑. 2006

[19]维生素C、E和有机铬对三文鱼肉品质的影响. 罗刚,夏先林,韩勇. 2009

[20]高铁还原法测定马铃薯中维生素C含量. 陈鹰,乐俊明,陈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