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德华
作者: 龚德华;胡培松;王建龙;彭波;刘邦华;贾先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1733;选育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5 期
页码: 9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陆两优173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陆18S为母本、合作选育的恢复系R1733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耐肥抗倒、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合在湖南省作早稻栽培,2011年4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分类号: S511.31
- 相关文献
[1]优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潭两优143. 黄庆,王联芳,任兴华,袁卫球,刘林,黄露,黄泽湘. 2012
[2]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505. 杨远柱,吴云天,谭绍豹,贺细平,龚浩如,张秋标,黄景夏,刘进明. 2005
[3]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99的选育及应用. 傅黎明,黄为,黎彬. 2009
[4]早籼温敏核不育系W9834S的选育与利用. 杨国才,卢兴桂,牟同敏,游艾青,费震江,李春海,马霓,万丙良,胡刚,刘凯. 2006
[5]株两优173品种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研究. 龚德华,李静波,罗炬,王建龙,彭波. 2011
[6]高产中熟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90. 黄为,杨远柱,周昆. 2009
[7]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准两优143. 王伟平,武小金. 2009
[8]两系杂交早稻生育前中期氮肥用量研究. 郭名奇. 1997
[9]两系杂交早稻田两优402吸氮特性及氮肥施用技术. 黎国喜,石庆华,李之林,李桂花. 2003
[10]刍议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 尹建华,王咏如. 1999
[11]两系杂交早稻W两优3418制种技术. 胡刚,游艾青,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三合. 2008
[12]株两优2008在湘乡市的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文志平,陈贤阳,周益民,王军武,龚述仁,彭既明. 2013
[13]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现状及对浙江省的启示. 房玉伟,李荣德,陈孝赏,段敏,刘守坎,刘庆龙. 2018
[14]两系杂交早稻与三系杂交早稻性状比较. 吴云天,曾翔,张世辉,李召华. 2006
[15]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16]耐寒草莓新品种选育初报. 孙瑞芬,李堃,石慧芹,张敏聪,刘学慧. 2003
[17]杏新品种"国强"的选育. 张玉萍. 2011
[18]雄性不育松花菜新品种津松80的选育. 单晓政,文正华,牛国保,姚星伟,刘莉莉,江汉民,吴峰,孙德岭. 2015
[19]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20]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糖苷水解酶基因OsINV3影响花粉育性的研究
作者:夏思奇;杨汉树;邱牡丹;李磊;李懿星;宋书锋;李莉;王建龙
关键词:水稻;花粉育性;OsINV3基因;糖苷水解酶;CRISPR/Cas9
-
外源氨基酸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作者:梁文豪;胡时开;圣忠华;魏祥进;焦桂爱;邵高能;谢黎虹;王玲;唐绍清;胡培松
关键词:水稻;穗腐病;层出镰刀菌;外源氨基酸;菌丝生长;伏马毒素
-
籼稻种子抗老化关键模块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作者:葛蓉;罗永坚;李清;贾俊婷;刘军;王建龙
关键词:籼稻;剪接体;胚胎发育;核糖体;种子寿命;活性氧
-
饲喂中草药对羔羊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瘤胃发酵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张千;张晓庆;渠晖;张继泽;马立峰;郭宇;贾皓;塔娜;王建龙
关键词:羔羊;Meta分析;中草药;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瘤胃发酵
-
新发现的"刹车分子"基因精准调控花粉外壁发育
作者:胡培松
关键词:
-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柯佳;谢梦圆;郭宇;尚和卫;常继涛;高登军;张娜;王建龙;徐晓静
关键词:牛冠状病毒(BCo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行病学调查;内蒙古地区
-
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现状及展望
作者:陈宏法;胡时开;唐绍清;胡培松
关键词:水稻;品质性状;遗传;育种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