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甘斌杰

作者: 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轮选22';产量构成;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4 期

页码: 9-13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赤霉病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新品种‘轮选22'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地加快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推广,以解决目前生产上"丰"与"抗"的矛盾,达到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污染环境,通过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分析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结构、品质、适应范围和利用前景。研究制定了‘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轮选22'小麦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适用于安徽省沿淮淮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高产栽培技术. 何毅波,李松,刘俊仙,余坤兴,刘红坚,刘丽敏,卢曼曼,刘欣. 2017

[2]紧凑型小麦品种黔麦15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何庆才,龙增栋,王伟. 2004

[3]小果型西瓜秋延后栽培技术规程. 邓云,安国林,朱迎春,李卫华,孙德玺,刘君璞. 2018

[4]小果型西瓜春茬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邓云,安国林,朱迎春,孙德玺,朱学杰,朱学民,刘君璞. 2017

[5]徐州25号小麦产量构成特点与栽培技术. 刘世来,冯国华,王来花. 2001

[6]小麦新品种云麦74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志龙,程加省,杨金华,王志伟,乔祥梅,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9

[7]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胜营,孙楠,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2023

[8]组合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席天元,赵海祯,梁哲军,谢三刚,刘青云,薛建兵,王雷. 2014

[9]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素君,刘全清,张宏彦. 2014

[10]小麦新品种“云选11-12”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栽培技术. 胡银星,刘丽,于亚雄,程耿,杨金华. 2004

[11]小麦新品种(系)抗倒性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 胡卫国,曹廷杰,杨剑,张玉娥,王西成,曹颖妮,赵虹. 2021

[12]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阴卫军,刘霞,倪大鹏,邱登林,王振林. 2005

[13]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年际间产量构成的影响. 聂胜委,张水清,张巧萍,宝德俊,黄绍敏,何宁. 2015

[14]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莫艳梅,夏中华,金彦刚,杨永乐,赵其兵,宋速速,李珍富,任仰涛,韩璞. 2015

[15]小麦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新其,李国梁,施圣高,石建福,左军,陈小倩,曹伟召,曹黎明,赵志鹏. 2016

[16]平衡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构成的年际间变化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宝德俊,黄绍敏,张水清. 2015

[17]小麦新品种中育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胡卫国. 2010

[18]荆门市地方标准《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示范应用效果. 薛中立,薛中立,孙立军,黄群,吴继洪,金以龙,张亚林,李士磊,冯康,朱海勇,余学科,张西岭. 2017

[19]苏北地区小麦防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杨超,杜小凤,杨文飞,陈之政,张洪树,丁锦峰,张国良,何井瑞,韩必荣,刘海红. 2019

[20]河南省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王铁良,周玲,司敬沛,尚兵,郝学飞,许超,张军锋,张玲,汪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