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外周血细胞组成及形态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珍

作者: 张艳珍;王彦鹏;危起伟;杜浩;刘志刚;胡维勇;张晓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鲟;血细胞;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23-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北京海洋馆养殖的40尾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介于4—30龄以上,包括野生、子一代和子二代共7个龄组)外周血细胞组成、大小、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区分出以下六类细胞。形态结果:红细胞卵圆形,胞质内可见少量线粒体;淋巴细胞多圆形,有明显伪足样或指状胞凸,核质比大,可明显分为大淋巴和小淋巴;嗜中性粒细胞核型多样,胞质细胞器丰富,含有大小不等的特殊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多为规则圆形,表面大量细小指状突起,胞质细胞器丰富,含有大量个体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单核细胞变形现象多,胞质内大量空泡,核型多样;血栓细胞形状多样,胞质内大量小的空泡,散布或成团出现,常见直接分裂现象。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红细胞、血栓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各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红细胞总数(RBC)平均为(5.56±1.19)×108/m L,18龄和11龄与其他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总数(WBC)平均为(16.53±4.94)×106/m L,18龄与4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细胞总数(15.53±15.82)×106/m L。白细胞分类计数(DLC)中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26±3.95)%、(77.74±11.73)%、(9.40±7.98)%、(1.90±2.06)%、(5.50±4.00)%,>30龄和4龄间显著差异,且分别与其他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为中华鲟血细胞进化地位低,免疫系统为淋巴细胞系为主,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结果对中华鲟的健康评价与保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史氏鲟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英文). 刘红柏,华育平,曲秋芝,卢彤岩,孙大江. 2006

[2]达氏鳇血细胞的组成、发生及吞噬功能研究. 刘霞飞,杨合霖,丰超杰,吕伟华,张颖. 2022

[3]驼背鲈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永翠. 2011

[4]似刺鳊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徐钢春,唐雪,顾若波,闻海波. 2008

[5]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陈侠君,王炳谦,刘奕,范兆廷. 2010

[6]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蔡文超,艾丽. 2009

[7]人工感染三角帆蚌病毒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英文). 钟蕾,肖调义,黄倢,戴良英,刘晓燕. 2011

[8]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片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李增杰,李志民,郑海燕,姜成,杨鹤,刘俊刚,郭伟,张英俊. 2018

[9]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 陆绍霞,张春雷,王常安,刘洋,韩世成,刘红柏. 2021

[10]莱氏拟乌贼缠卵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王峥,刘长琳,翟介明,林铃生,张盛农,陈四清,孙礼娟,葛建龙,边力. 2021

[11]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温山鸿. 2006

[12]莱氏拟乌贼纳精囊超显微结构. 王峥,张盛农,刘长琳,翟介明,林铃生,陈四清,孙礼娟,葛建龙,边力. 2022

[13]驼背鲈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蔡文超,区又君. 2008

[14]卵形鲳鲹肾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区又君,李加儿,蔡文超. 2015

[15]莱氏拟乌贼输卵管腺超显微结构. 王峥,刘长琳,金广海,翟介明,林铃生,陈四清. 2024

[16]辣椒彩色斑叶突变体叶片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研究. 王萌,赵虎,赵曾菁,孟生德,吴星,王日升. 2022

[17]驼背鲈脑垂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2011

[18]莱氏拟乌贼成体副缠卵腺超显微结构. 王峥,刘长琳,翟介明,孙礼娟,陈四清,葛建龙,边力,毛东亮,李文升,张盛农. 2021

[19]葡萄属植物叶片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姜建福,张颖,田智硕,樊秀彩,刘崇怀. 2012

[20]珠江口池养梭鱼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区又君,陈四海,李加儿.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