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形态数量化分析在中国梨属植物起源、演化和分类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秀根

作者: 李秀根;杨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属;花粉形态;聚类分析;起源;演化;分类。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1-7364

年卷期: 2002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145-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植物花粉性状的稳定性和遗传保守性,在对中国梨属植物13个种的花粉形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的分析方法,对花粉形态7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相似距离系数存在一定差异,种间相似距离系数在0.2215~5.0675之间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3倍。褐梨与河北梨、麻梨与川梨、白梨与沙梨这3对种间的相似距离均小于与其它种间的相似距离。根据聚类结果,把相似距离系数等于0.3作为划分类群的标准,供试的13个种可划分为4个种群。在相似距离系数≤0.3的种群中有豆梨、杜梨、麻梨、川梨、褐梨和河北梨;相似距离系数>0.3≤0.6的有秋子梨、新疆梨和西洋梨;相似距离系数>0.6≤0.9的有木梨、沙梨和白梨;相似距离系数>0.9的只有杏叶梨。从花粉形态遗传相似距离聚类分析中还发现,豆梨与河北梨、褐梨、川梨、杜梨、麻梨、秋子梨、西洋梨、木梨、新疆梨、沙梨、杏叶梨、白梨的遗传距离依次为0.2832、0.4587、0.5842、0.6694、0.7645、1.1027、1.1648、1.3238、1.3280、2.2536、2.5400、2.8350。若把豆梨看作是最原始的种,那么,从豆梨到白梨它们的遗传相似距离越来越大,显示出它们的亲缘关系越来越远,白梨是最进化的种类。

分类号: Q949.7

  • 相关文献

[1]花粉形态数量化分析在中国梨属植物超源、演化和分类中的应用. 李秀根,杨健. 2002

[2]中国梨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电镜观察. 傅仓生,李振兰,黄礼森,李树玲. 1993

[3]梨属植物分类的历史回顾及新进展. 滕元文,柴明良,李秀根. 2004

[4]薹菜的花粉形态及其演化和分类的探讨. 宋廷宇,吴春燕,宋述尧,何启伟,徐苑芳. 2010

[5]利用花粉粒形态分析法研究桃种质资源的进化关系. 过国南,王力荣,阎振立,朱更瑞,方伟超. 2006

[6]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束际林,陈亮,王海思,王平盛,许玖,宋维希. 1998

[7]基于SRAP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8

[8]海南黎族聚居区山栏稻的起源演化研究. 袁楠楠,魏鑫,薛达元,杨庆文. 2013

[9]SRAP和ISSR及两种方法结合在分析黄麻属起源与演化上的比较. 陶爱芬,祁建民,粟建光,李爱青,李木兰,方平平,林荔辉,徐建堂,吴建梅,林培清. 2011

[10]李的孢粉学初步研究. 廖汝玉,任丽花,曾志芳,尹兰香. 2016

[11]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及中、外高粱遗传变异水平比较(英文). 张晗,王建成,王东建,姚凤霞,许金芳,宋国安,管延安,李汝玉. 2011

[12]香蕉主要栽培类型的分类及其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 盛鸥,林美富,何维弟,窦同心,李耀耀,刘灿灿,邓贵明,曾少华,易干军. 2024

[13]从酯酶同工酶看亚洲稻的地理起源及亚种演化. 张尧忠,程侃声,贺庆瑞. 1989

[14]中国栗属植物起源 演化和分类研究进展. 杨阳,郭燕,张树航,李颖,张馨方,王广鹏. 2017

[15]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起源及演化关系的探讨. 易华山,常惠芸,胡永浩,马鲜平. 2006

[16]大白菜起源与演化研究的进展. 徐文玲,何启伟,王翠花,牟晋华. 2009

[17]脐橙品系(种)的起源与演化. 王武,尹旭敏,李勋兰,洪林,杨海建,杨蕾,韩国辉,魏召新. 2021

[18]花粉形态在核果类果树遗传起源和系统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刘有春,陶承光,刘威生,刘宁,刘硕,章秋平,郁香荷,张玉萍,徐铭. 2013

[19]基于花粉形态数量分类的核果类系统关系研究. 刘有春,刘威生,刘宁,郁香荷,章秋平,刘硕,张玉萍,孙猛,徐铭. 2010

[20]基于花粉微观特征的芒果属种质孢粉学研究及聚类分析. 罗世杏,覃昱茗,黄国弟,唐玉娟,张宇,李日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