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AF-seq技术的甘薯SNP位点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文瑾
作者: 苏文瑾;赵宁;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杨新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SLAF-seq;SNP位点;高通量测序;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01 期
页码: 27-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基因组中最普遍的遗传变异,是构建遗传图谱、完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为SNP位点的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多倍体作物通常表现为基因组序列大且重复比例高,一直以来多倍体作物的SNP位点挖掘面临巨大的挑战。【方法】共收集300份甘薯种质资源,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首先以马铃薯基因组为参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实验方案的系统设计,筛选特异长度的DNA片断,构建SLAF-seq文库。后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式获得海量序列,进而通过软件分析比对,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最后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结果】对照拟南芥的测序数据与其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双端比对效率在本试验中为87.71%,酶切效率为93.22%,说明本试验SLAF建库正常。通过测序共产生498.14 Mb的读长数据,测序后各样品所获得的读长数目在441 595—2 731 920范围内,其中,冀薯4号获得的数据量最大,共计获得2 731 920个读长,对照拟南芥数据量最小,共计获得441 595个读长。测序质量值Q30的范围在88.37%—90.67%,样品3043 Q30测序值仅为87.31%,样品鄂紫1号Q30测序值为91.31%,所有样品Q30值均在80%以上。测序获得GC含量的范围在37.23%—38.09%,样品苏薯9号和浙薯2号存在极端值,样品苏薯9号的GC含量在39.80%,样品浙薯2号GC含量在37.10%,所有样品GC含量均值为37.64%,GC含量普遍不高,说明达到测序要求。本研究共计获得597 094个SLAF标签,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为11.77×,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60 000个,占SLAF标签总数的43.54%。根据所获得的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来统计SNP位点信息,共计获得795 794个群体SNP位点。【结论】共获得498.14Mb的读长数据,597 094个高质量的SLAF标签,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从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上共计开发获得795 794个高质量SNP位点。表明SLAF-seq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甘薯SNP位点的开发,其效率远远高于SSR、A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从全基因组范围获得的SNP位点可以进一步的用来完成后续群体进化分析和特异性SNP标记的开发。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基于SLAF-seq技术的树莓SNP位点开发. 杨光,孙兰英,李鹏举,段亚东. 2018
[2]利用简化基因组技术分析甘薯种间单核苷酸多态性. 石璇,王茹媛,唐君,李宗芸,罗永海. 2016
[3]利用SAL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茄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冯恩友,肖熙鸥,林文秋,莫定鸣,冯晓赓,马飞骏. 2022
[4]基于SLAF-seq技术的甘薯种质资源群体遗传进化分析. 李慧峰,黄咏梅,李彦青,滑金锋,吴翠荣,范继征,陈天渊. 2019
[5]甘薯IbANR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武传建,戚骁,李仁赛,封功成,苏静静,葛海军,马代夫,王爱民. 2017
[6]梨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关联分析. 王龙,陈云,王苏珂,薛华柏,苏艳丽,师媛媛,杨健,李秀根. 2018
[7]甘薯病毒病原相关的microRNA的挖掘及分析. 李华伟,刘中华,张鸿,许泳清,李国良,林赵淼,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汤浩,邱思鑫. 2018
[8]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 郎涛,杨飞洋,蒲志刚,张聪,李明,余马,屈会娟,伍竞宇,张璐,刁杜,冯俊彦. 2024
[9]基于分子标记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精细定位. 王茂辉,钟春燕,罗文龙,聂金泉,郭涛,王慧,陈志强. 2018
[10]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 唐培安,陶冶心,薛昊,袁明龙. 2017
[11]大豆分子育种研究新进展. 曲梦楠,蒋炳军,刘薇,毛婷婷,马立明,林抗雪,韩天富. 2014
[12]水牛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新进展. 邓廷贤,庞春英,王建,杨炳壮,张秀芳,梁贤威. 2014
[13]作物数量性状位点研究进展及其育种应用. 赵振卿,顾宏辉,盛小光,虞慧芳,王建升,曹家树. 2014
[14]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花菜KASP标记开发与应用. 张振超,陶美奇,潘永飞,孙国胜,王传友,安林海,戴忠良. 2025
[15]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屈会娟,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 2018
[16]甘薯蔓割病抗性相关SRAP标记的获得.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邱永祥,邱思鑫,张鸿,余华,蓝春准. 2017
[17]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2006
[18]利用AFLP构建甘薯连锁图及淀粉含量QTL定位. 王大一,谭文芳,吴洁,阎文昭. 2010
[19]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孟羽莎,王寅,赖齐贤,刘雷,项超,吴永华,郑嫣然,顾兴国,方豪,苗苗,吴列洪,汤勇. 2023
[20]甘薯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与展望. 梁雪莲,罗忠霞,房伯平,谢振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典型草原和高寒草甸种子萌发性状差异及其对群落物种共存的影响
作者:卢晓宁;海志霞;张雁明;许玉珑;任晶;赵宁;刘坤;齐威;王小亮;林丽;卜海燕
关键词:典型草原;高寒草甸;温度;萌发性状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群落权重平均值
-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C:N:P的影响
作者:张艺馨;何超迈;岳白;张英俊;刘楠;白永飞;鲁小名;韩国栋;武倩;鞠馨;贺金生;赵宁
关键词:放牧强度;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甸;地上地下C:N:P关系
-
2个佛手瓜品种核型分析及基因组大小测定
作者:王维泽;刘炼;赵宁;瞿飞;黎瑞君;文林宏;张朝君;陈之林;李裕荣
关键词: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染色体;流式细胞术
-
优化施肥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杨汉;黄志谋;瞿和平;柴沙沙;黎雨薇;赵清纯;秦晓银
关键词:提质增效;’烟薯25’;优化施肥;土壤养分;氮磷钾
-
褪黑素不同施用方式对干旱胁迫下豌豆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炼;赵宁;李裕荣
关键词:豌豆苗;干旱胁迫;褪黑素;生长
-
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关键词:菜用甘薯;土壤肥力;氮钾施肥;糖分积累;总酚
-
基于FMV 35S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定量检测转基因作物
作者:刘奕君;闫伟;龙丽坤;马月;何禹璇;赵宁;李飞武;张斯童
关键词:转基因;筛选标记;数字PCR;FMV 35S;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