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汇水河浜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处理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迎颖

作者: 张迎颖;闻学政;李敏;徐佳兵;宋雪飞;姜智绘;刘海琴;王岩;张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农村汇水河浜;菜地径流;氮;磷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7 期

页码: 1563-15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汇水河浜的污染物,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运村村新运小桥浜东北侧次级支浜构建"前置库-湿地塘-生态沟"的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并沿水流方向采集水样(平枯水期7次、丰水期7次),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DO)、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磷酸盐(PO3-4-P)、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计算各污染物的沿程总削减率,分析各工艺段的污染通量,估算组合工程对于该次级支浜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结果表明:在平枯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物理沉降、透水坝拦截等作用削减颗粒态污染物;在丰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削减溶解态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分散菜地对于TN、TP污染负荷的贡献较大;生活污水对COD污染负荷的贡献最大.次级支浜水体氮素中NO-3-N含量较高,磷素中颗粒态磷(PP)含量较高.组合工程对次级支浜陆源污染中TN、TP和COD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分别为166.23、20.07、502.66 kg·a-1.研究表明,生态修复组合工程能够削减部分污染负荷,今后仍须加强来自生产、生活的陆源污染拦截,以及汇入新运小桥浜之后的水体原位净化.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放牧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贾婷婷,袁晓霞,赵洪,杨玉婷,罗开嘉,郭正刚. 2013

[2]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3]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志雄,冯勇,胡达古拉,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 2009

[4]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猪场废水对无机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初探. 王俊力,陈桂发,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 2016

[5]氮磷钾对杂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学友,金丽华,陈柏森,韩娟,冒宇翔. 2003

[6]内蒙古自治区黄灌区啤酒大麦蒙啤麦一号氮、磷、钾肥料及密度效应研究. 刘志萍,张凤英,史有国,杨文跃,包海柱. 2009

[7]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彭昀月,彭慧元,韩文轩. 2017

[8]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9]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2007

[10]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11]夏秋反季节莴苣的营养吸收规律初探. 刘毅,李桂莲,文林宏,王天文,钱晓刚. 2006

[12]马铃薯“大西洋”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营养特征研究. 夏锦慧. 2009

[13]夏秋反季节花椰菜营养吸收规律探讨. 邓禄军,王天文,李桂莲,文林宏,钱晓刚. 2006

[14]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15]不同的氮磷和密度对红小豆伤流量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崔洪秋,祁倩倩,鲁巍,罗奥,姜玉美,张玉先. 2010

[16]白花前胡不同生育期植株大中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赵欢,李剑,魏善元,杨仁德,杜慕云,陈旭. 2016

[17]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赵明镜,陈丹萍,尹华,李剑,范成武. 2007

[18]贵州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危害及其防控. 胡伊然,周雪,莫雪,刘慧龙,易维洁,张钦. 2015

[19]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余常兵,胡小加,李银水,廖星,张树杰,和晖,程雨贵,张宗急. 2013

[20]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初探. 王岩,王建国,李伟,薄录吉,杨林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