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物根系与土壤抗蚀性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刚

作者: 吕刚;魏忠平;高英旭;李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根系长度;根系生物量;抗蚀性;团聚体;紫色土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3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11-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紫色土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层土壤中植被根系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根系分布与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以明确根系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小径级根系特别是径级<1 mm的根系对于>0.25 mm土壤团聚体形成和>0.5 mm土壤团聚体形成均有促进作用;<0.5 mm的根系长度与结构体破坏率、团聚状况、<0.001 mm颗粒含量和<0.01 mm颗粒含量均显著相关;竹林地根系含量最为丰富,<0.5 mm根系平均长度值最大,土壤团粒结构最好,其抗蚀性最强,传统农耕地根系稀少,其抗蚀性最差。

分类号: S157.2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花可可,朱波,杨小林,王小国. 2014

[2]种球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性状的影响. 娄晓鸣,吕文涛,陆桂梅. 2016

[3]树莓组培苗驯化技术研究. 王禹. 2021

[4]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赵雪乔,袁小环. 2017

[5]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7

[6]玉米生长期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锡洲,李廷轩,金伟,林超文. 2014

[7]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响应及其评价研究. 张笑培,杨改河,王和洲,杨慎骄,宗洁. 2010

[8]植物篱-农作模式坡耕地土壤综合抗蚀性特征. 谢德体,林超文,魏朝富. 2013

[9]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8

[10]氮添加对树木根系特性的影响. 刘瑞雪,吴泓瑾,黄国柱,赵传燕,李伟斌. 2019

[11]毛乌素沙南缘紫穗槐根系垂直分布特征. 杜明新,周向睿,周志宇,卢鑫,梁坤伦,周媛媛,陶晓慧. 2014

[1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发育能力的初步研究. 郭正刚,张自和,肖金玉,侯扶江,陆妮. 2002

[13]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被根系分布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范国艳,张静妮,张永生,李刚,王琦,杨殿林. 2010

[14]垄膜集雨对陇东旱塬苹果根系分布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孙文泰,张坤,刘小勇,赵明新,马明,王发林. 2012

[15]果树根系分布研究进展. 杨凯,郝锋珍,续海红,郭向红,张鹏飞. 2015

[16]滴灌土壤湿润区对棉花根形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孙浩,李明思,李金山,韩启彪,贾艳辉,段福义. 2014

[17]不同施肥条件下烤烟生长期土壤呼吸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戴衍晨,王瑞,申国明,高林,张继旭,李志刚,张继光. 2016

[18]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和耗水量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俞建河,南纪琴,刘祖贵. 2011

[19]水保措施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黄欠如,武琳,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 2014

[20]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于树,朱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