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成浩

作者: 成浩;钱欣;张慧;高英波;王良;刘开昌;史永晖;李宗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氮肥;株型;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65-72

摘要: 试验采用盆栽方式,选取紧凑型品种登海605(DH605)和平展型品种鲁单981(LD981)为供试材料,以不施氮为对照(N0),设置3个供氮(N)水平:6 g/株(N1)、12 g/株(N2)、18 g/株(N3),研究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对不同供氮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DH605在N1处理而LD981在N2处理下产量最高,且两品种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施氮(N0)条件下,DH605产量较LD981显著提高44.98%(P<0.05);高氮处理(N3)的DH605产量较N1、N2处理显著降低(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氮吸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均逐渐降低。不施氮条件下,DH605穗期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较LD981分别显著提高24.73%、37.57%、13.80%(P<0.05);氮素转运总量及对籽粒贡献率较LD981分别显著提高0.85 g/株和57.95个百分点(P<0.05),但高氮(N3)处理较N1和N2处理显著降低(P<0.05)。较大的根系生物量保证紧凑型品种DH605在低氮条件下依然有较强的氮素吸收及物质生产能力,但其在高氮条件下营养器官代谢过旺,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减少,导致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克武,邹江石,吕川根. 2006

[2]西北旱塬区不同株型玉米增密对产量的影响. 赵刚,王淑英,樊廷录,党翼,王磊,张建军,李尚中,程万莉. 2018

[3]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振兴,李凤海,郭国锦,吕桂华,陈坚剑. 2016

[4]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太靖,孟宏,李树军. 2011

[5]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王庆成,牛玉贞,徐庆章,王忠孝,张军. 1996

[6]3个不同株型玉米适宜密度的研究. . 2012

[7]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2017

[8]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常程,张书萍,刘晶,赵海岩,王建迎. 2008

[9]干旱胁迫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何海军,寇思荣,王晓娟. 2011

[10]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11]氮肥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互作对优质杂交油菜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12

[12]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 张祥,张祥,胡大鹏,李亚兵,田巧凤,王国平,卢俊,花明明,陈源,陈德华. 2017

[13]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郭松,喻华,曾祥忠,江云,熊忠伟,王晓梅,秦鱼生. 2019

[14]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5]氮肥施用量对超高产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 2011

[16]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17]河西一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18]氮肥失衡对玉米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彭涛涛,边少锋,赵洪祥,张丽华,孙宁,闫伟平. 2015

[19]膜下滴灌玉米叶片氮素积累及氮代谢酶活性. 于寒,孙杨,王丹,郭占全,谷岩. 2018

[20]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解占军,柳赟博,韩瑛祚,王秀娟.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