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宁酶降低速溶绿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军国

作者: 杨军国;欧鸥;陈泉宾;王丽丽;王秀萍;陈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速溶绿茶;单宁酶;酯型儿茶素;苦涩味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5 年 01 期

页码: 80-84

摘要: 酯型儿茶素是速溶茶苦涩味的主体成分,其存在导致所应用产品口感苦涩,难以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单宁酶可降解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组分,其在速溶茶加工中的应用值得关注。通过单宁酶对不同浓度速溶绿茶溶液的酯型儿茶素降解效果、单位单宁酶的EGCG降解量以及在速溶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速溶绿茶溶液折光度为2.35时,单宁酶酯型儿茶素降解效果最好,单位单宁酶EGCG降解量可达6.70mg·mg-1。应用于速溶绿茶加工时,单宁酶添加量以原料的3‰为宜,先提取分离后酶解,可获得口感醇和的速溶茶粉,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相较于热水提取基本不变。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单宁酶水解提高绿茶茶汤品质的初步研究. 许勇泉,钟小玉,尹军峰,陈素芹. 2009

[2]1株产单宁酶戊糖片球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 池耀卿,卢海强,王卫正,毛若雨,田洪涛,谷新晰. 2023

[3]基于单宁酶处理的绿茶茶汤沉淀复溶与回收利用研究. 许勇泉,胡雄飞,陈建新,陈根生,汪芳,尹军峰. 2015

[4]黑曲霉单宁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唐佳代,周罗娜,邱树毅,吴鑫颖,胡娜,王艳. 2018

[5]黑曲霉单宁酶基因Tan2克隆与表达. 李红叶,陈立佼,刘明丽,郭天杰,王道平,潘映红,赵明. 2021

[6]基于单宁酶处理原料制备的高茶黄素速溶红茶品质分析. 杨丽娟,王伟伟,叶水心,张梦雪,许勇泉,江和源. 2024

[7]湖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研究. 金孝芳,贾尚智,石亚亚,曹丹,龚自明. 2014

[8]遮荫对茶叶中儿茶素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朱留刚,张文锦,张应根,吴志丹,陆建良. 2014

[9]咖啡碱和蛋白质对酯型儿茶素氧化形成TFDG的影响. 张建勇,江和源,江用文. 2007

[10]酯型儿茶素的热稳定性及其上染蚕丝效果. 郭丽,戴伟东,朱荫,张悦,林智. 2016

[11]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林金科,陈荣冰,陈常颂,游小妹,张应根,陈林,李秀峰. 2005

[12]引进晒青、摇青工艺降低夏秋红茶苦涩味的研究. 杨拥军,钟兴刚,粟本文,李彦,谭正初. 2014

[13]扁形绿茶降苦涩关键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黄藩,张翔,王迎春,罗凡,胥亚琼,王高熙. 2023

[14]闷黄工艺对夏季原料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钟应富,罗红玉,杨娟,张莹. 2016

[15]出口炒青绿茶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林智,尹军峰,吴剑民,汤玉平,谭俊峰,权启爱. 2004

[16]黄山毛峰茶呈味物质冲泡浸出与滋味形成的研究. 刘亚军,范明慧,闫航宾,刘屹阳,侯晓晗,肖梦暄,黄仪鹏,戴前颖,高丽萍,夏涛,赵敬娟,付周平. 2023

[17]“老字号”龙井茶独特的品质与西湖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的联结. 鲁成银. 2015

[18]夏秋季茶园覆盖遮阴的综合效应. 王雪萍,马林龙,刘盼盼,郑鹏程,高士伟,叶飞,滕靖,王胜鹏,郑琳,龚自明. 2018

[19]日本烟草调制的研究Ⅰ、烤烟烘烤条件与香气吃味的关系. 茆寅生. 1986

[20]降低夏秋茶苦涩味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杨拥军,钟兴刚,李彦,粟本文,谭正初.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