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小麦品质性状的因子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桂英

作者: 张桂英;张国权;罗勤贵;欧阳韶晖;魏益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性状;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156-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给小麦品质育种、保优栽培及品质生态区划提供参考依据,以陕西关中地区92个大田生产小麦样品为材料,通过因子及聚类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小麦容重、籽粒硬度、籽粒蛋白含量、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及黏度参数等29个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29个主要品质指标可以压缩成7个因子,即蛋白质质量因子、加工品质因子、淀粉糊化特性因子、面筋数量因子、籽粒物理品质因子、淀粉热糊稳定因子、淀粉回升因子,分别能够决定品质总变异的26.22%、22.34%、11.60%、7.15%、6.03%、4.80%、3.94%,累计表达总变异的82.14%。以品质性状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92个大田生产小麦样品可以聚成3大类,即三原县、泾阳县和武功县北部地区的大田生产小麦为一类,该地区较干旱,小麦粉的粉质参数较好、拉伸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优;渭南地区的临渭区和蒲城县的大田生产小麦样品为一类,小麦粉的粉质参数好、拉伸参数较好,淀粉糊化特性一般;从蒲城县沿省道经富平县、三原县、泾阳县、武功县、扶风县、岐山县和凤翔县的8个县(区)大田生产小麦为第三类,该区小麦种植的水肥条件较好,产量高,其加工品质好,但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的品质表现不同,在优质小麦生产和品质区划中,优质品种的筛选及其对栽培环境适应性均应受到高度重视。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2]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高欢欢,李卫华,穆培源,桑伟,冶婷,王亮. 2013

[3]170份小麦高代品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张志鹏,李菁,王兴龙,林参,严卫古,朱明超. 2023

[4]小麦品质特性的分类及相对重要性分析. 胡琳,盖钧镒,许为钢,赵新西,张磊,王根松. 2006

[5]云瑞系列甘蔗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桃联安,周清明. 2018

[6]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樊保国,李登科. 2011

[7]黑龙江省“十一五”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聂守军,史冬梅,高世伟,刘晴,刘宝海. 2012

[8]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薛英会. 2015

[9]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0]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11]辽宁省台安县农业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侯志研,张道昱,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 2007

[12]红麻品种(系)表型性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张加强,金关荣,骆霞虹,陈常理. 2016

[13]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粳稻品质指标研究. 孟庆虹,张守文,王丽群,严松,张志宏,张英蕾,关海涛. 2018

[14]甜玉米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分类. 张雪彪,闫建宾,王瑞钢,张沛敏,王俊花,庞旭,梁海英. 2020

[15]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陈冰嬬,徐宁,李淑杰,李继洪,侯佳明,李伟,石贵山,檀辉,高士杰,王鼐. 2018

[16]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樊保国,李月梅,张强,杜学梅,王永康,李振岗. 2019

[17]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体系研究. 于平福,梁贤. 2004

[18]基于ms1轮回选择的大豆新品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赵志刚,姬月梅,连金番,罗瑞萍,张娇,沈静. 2021

[19]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法的建立. 杨柳,王智能,沈石妍,杨婷,陆鑫,郭家文,应雄美. 2021

[20]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甘蔗新品种(系)农艺性状评价. 秦昌鲜,闭德金,彭崇,郭强,马文清,施泽升,唐利球.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