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加容

作者: 余敖;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陶军;欧俊梅;何员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绵麦系列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6 期

页码: 51-5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9份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5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2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产量与8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容重>株高>最高苗>生育期>有效穗;产量与6个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稳定时间>最大阻力>籽粒蛋白>面积>吸水率>湿面筋;蛋白质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最高苗>有效穗>基本苗>穗粒数>产量>容重>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稳定时间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容重>最高苗>产量>生育期>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穗粒数;面积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株高>最高苗>有效穗>生育期>容重。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三类,第Ⅰ2、Ⅰ3、Ⅰ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同时Ⅰ3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矮杆材料加以运用;Ⅰ1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为优质品质材料加以运用。第Ⅱ类育种时可从粒重方面加以应用;第Ⅲ类从优质矮杆材料加以应用。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临汾系列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尚保华,张建华,姜兰芳,行翠平,盛英. 2019

[2]大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和彬,汪军妹,华为,杨建明. 2011

[3]附子不同株系比较试验. 苏泽春,程远辉,刘家权,李兆光,和建英,和琼姬. 2019

[4]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邓杰,孙丽芳,王霞,于洋,侯立龙,裴童童,高树仁. 2019

[5]辣椒净光速率与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研究. 马艳青,刘荣云,张竹青,陈文超,戴雄泽,周群初,李雪峰. 2006

[6]豌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小丽,廖文华,王姗姗,杨文才,戴相林,张玉红. 2016

[7]粳稻食用品质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王晓帅,江建华. 2016

[8]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肥饲兼用型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评价. 刘翔,韩梅,严清彪,李正鹏,梁高森. 2024

[9]兔眼蓝莓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杨燕林,王朝文,杨洪涛,和加卫,和文佳,杨正松,和建平,王宇萍. 2015

[10]河南烤烟主产区烟叶物理性状的分析评价. 宫长荣,许自成,刘霞,高玉真,周艳丽. 2005

[11]白及属不同种质资源材料的综合评价. 苏泽春,杨丽云,程远辉,和寿星,和琼姬,李兆光. 2019

[12]山地环境下大豆耐荫种质资源的筛选. 谭春燕,杨文钰,陈佳琴,杨春杰,朱星陶,王凯. 2021

[13]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玉米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杨锦越,任洪,赵晓燕,沈建华,王安贵,王竹. 2021

[14]宁夏中部19个苜蓿品种综合评价. 俞鸿千,彭文栋,张浩平,胡凤巧,马锋茂,李克昌,贺彦玲. 2018

[15]PEG胁迫下旱地油菜绿肥苗期抗旱性筛选和评价. 张达斌,黄文凤,惠蕾,张东亮,李志琴,陈姣,付蓉,王朝辉,曹卫东,高亚军. 2022

[16]江西甘薯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兰孟焦,吴问胜,肖满秋,潘皓,侯隆英,葛瑞华. 2021

[17]小麦苗期抗旱相关形态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俊,张泽全,董雪芳,刘新春,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9

[18]棉花脱叶剂敏感性鉴定与相关农艺性状评价. 梁发瑞,杜霄,龙遗磊,吾买尔江·库尔班,谭彦平,陶志鑫,李丽丽,叶萍毅,艾先涛,高山. 2024

[19]不同窖池和高粱品种对浓香型白酒品质调控效应的聚类分析. 冯军,田新惠,刘静,Hafiz Athar Hussain,唐玉明,刘茂柯,刘成元,邱思佳,刘崇大. 2024

[20]1E~e染色体对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 郭军,卢明娇,武智民,李豪圣,宫文萍,王灿国,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成,翟胜男,杨足君,刘建军,孔令让,赵振东,宋健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