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热应激对大菱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振
作者: 孟振;张鸿丽;刘新富;贾玉东;刘滨;曲江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热应激;血液生化指标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22-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讨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大规格幼鱼热耐受性和热应激过程中敏感指标的变化,本研究设定18℃、21℃、24℃和27℃4个温度梯度,采用1℃/h的升温速率,对驯化温度为18±1℃的苗种进行96 h急性胁迫实验,统计各温度组96 h成活率和测定血浆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pH 7.85、盐度29.5和溶解氧高于6.5 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质量183.65±15.99 g的大菱鲆幼鱼96h高起始致死温度(UILT50)为28.05℃;温度和胁迫时间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血糖(GLU)、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除GSH外,温度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作用;热应激组血浆EPI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同一胁迫时间以21℃组含量最高;热应激组Cortisol含量的响应时间随温度升高相应提前、随胁迫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48 h达最高值; 24℃和27℃组GLU含量随胁迫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胁迫3h~6h即达最高值,上升幅度与温度正相关,21℃组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热应激组GSH含量和SOD活性仅在胁迫初期(0 h~3 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热应激组AKP活性处理12 h显著低于对照组, 48 h后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升高幅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热应激对肉羊生理行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童雄,李大刚,闵力,孙浩,胡斌,孟繁明,王刚. 2020
[2]中药冲剂抗蛋鸡热应激药效学研究. 牛国庆,武果桃,牛琛. 2015
[3]高温环境下降低蛋白质及补饲氨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易琼,马政发,郭子義,吴文旋,赵鹏,吴佳海. 2021
[4]热应激条件下不同黄牛群体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分析. 武秀香,施雪奎,吴海涛,杨章平,李俊雅,毛永江,高会江. 2011
[5]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Ⅷ.热应激. 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0
[6]饲粮能量水平对热应激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闫方权,薛白,达勒措,宋良荣,王立志,卜登攀. 2014
[7]雷州山羊、努比亚羊及其杂交F1代在热应激环境下生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对比研究. 童雄,闵力,孙浩,徐斌,丁迪云,李大刚,王刚. 2021
[8]饲粮能量水平对热应激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闫方权,薛白,达勒措,宋良荣,王立志,卜登攀. 2015
[9]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Ⅷ.热应激. 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0
[10]大菱鲆微卫星标记在亲本后代中的分离分析. 王广宁,马爱军,李猛,马得友. 2016
[11]大菱鲆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基因cdk1、cdk6克隆及表达分析. 郭佳伟,朱香萍,吴志昊,宋宗诚,范兆飞,谭训刚,尤锋. 2016
[12]大菱鲆HEPCIDIN抗菌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李伟,陈松林,赵晓杰. 2007
[13]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董丽,王印庚,张正,曲江波,陈霞. 2009
[14]减数分裂期雄性大菱鲆孕激素及受体基因的表达分析. 丰程程,柳意樊,安皓,徐世宏,王彦丰,宋宗诚,刘清华,李军. 2017
[15]大菱鲆精子运动特征与精液pH的相关性研究. 安皓,徐世宏,丰程程,王彦丰,刘清华,李军. 2017
[16]大菱鲆家系选育二代7种免疫因子的分析. 田岳强,郭建丽,黄智慧,马爱军,王新安,杨志,曲江波. 2016
[17]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韩岑,雷霁霖,刘宝良,贾睿,姜志强,赵奎峰,王国文. 2017
[18]养殖水体中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李之乡,王伟继,胡玉龙,吕丁,吴欢欢,栾生,孔杰. 2017
[19]三聚氰胺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 邢丽红,孙伟红,苗钧魁,谭志军,翟毓秀,冷凯良. 2011
[20]不同铁水平饲养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及耐低氧能力影响的研究. 王庆敏,黄智慧,马爱军,孙志宾,王新安,刘志峰,徐荣静.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陆海转运应激对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斑石鲷生理功能的影响
作者:谢婷;王枫林;段勇杰;程浩;关长涛;闫冬春;贾玉东
关键词:斑石鲷;工厂化循环水;深水网箱;运输应激;血液生理生化;肝脏功能
-
温度对大菱鲆三倍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作者:张邦胤;杨林;孟振;孙晓璇;徐荣静;孙华中;刘新富
关键词:大菱鲆;三倍体;温度;能量收支
-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 Ⅰ.胚胎时期
作者:孙伟恒;孙志宾;王新安;马爱军;李迎娣;苟冬惠;于宏;李昊喆;Vorathep Muthuwan;曲江波;洪宜展
关键词: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体色;色素细胞;表达分析
-
大菱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作者:张家荣;秦宏宇;谢婷;张效宇;李飞霞;吕俊贤;贾玉东
关键词:大菱鲆;IGF3;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卵巢发育
-
大型围栏适养海水鱼类肠道组织学比较
作者:张家荣;高云涛;高云红;李明月;秦宏宇;谢婷;关长涛;贾玉东
关键词:鱼类;比肠长;道褶皱;肠道肌层;杯状细胞;围栏养殖
-
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lanceolatus♂)、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游泳行为对比分析研究
作者:刘铠源;段勇杰;程浩;吕俊贤;谢婷;李娟;关长涛;贾玉东
关键词:斑石鲷;云龙石斑鱼;许氏平鮋;摆尾频率;摆尾幅度;运动步长;摆尾时间百分比
-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Ⅱ.仔稚幼鱼时期
作者:孙志宾;孙伟恒;王新安;马爱军;黄智慧;李迎娣;苟冬惠;于宏;闫鹏飞;田蜜;Vorathep Muthuwan;曲江波;洪宜展
关键词:眼斑双锯鱼;发育;体色花纹;时序发生;色素细胞;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