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围栏适养海水鱼类肠道组织学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家荣

作者: 张家荣;高云涛;高云红;李明月;秦宏宇;谢婷;关长涛;贾玉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鱼类;比肠长;道褶皱;肠道肌层;杯状细胞;围栏养殖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02-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精准化投喂是保障大型围栏养殖鱼类高效摄食的关键,而肠道是鱼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探明其组织形态结构可为精准化投喂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了5种围栏适养鱼类(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梭鱼)肠道组织形态结构,统计了比肠长,肠道褶皱高度、宽度、数量,环肌、纵肌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比肠长数值大小为梭鱼>绿鳍马面鲀>斑石鲷>圆斑星鲽和牙鲆;前肠褶皱发达程度为梭鱼>圆斑星鲽>斑石鲷>牙鲆>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厚度为斑石鲷>圆斑星鲽>梭鱼>牙鲆和绿鳍马面鲀;肠道杯状细胞数量为梭鱼>斑石鲷>牙鲆>圆斑星鲽>绿鳍马面鲀。相关性分析发现,圆斑星鲽、牙鲆、斑石鲷、绿鳍马面鲀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负相关,与杯状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梭鱼肠道肌层与褶皱呈显著正相关。综上,5种鱼类比肠长,肠道褶皱数量、高度、宽度,环肌和纵肌厚度以及杯状细胞数量和各参数间相关性存在显著种属间差异,这表明5种围栏适养鱼类对摄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程不同,采取了不同策略保障正常营养状态,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为大型围栏适养鱼类制定精准化摄食投喂策略,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加快发展我国铜网围栏设施养殖的思考. 王新鸣,卢昌彩. 2017

[2]基于超声波标志法的浅海围栏养殖大黄鱼行为研究. 宋炜,殷雷明,陈雪忠,李磊,郭全友,马凌波,王鲁民. 2019

[3]中国海水围网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周文博,石建高,余雯雯,刘福利,宋伟华,桂福坤,杨飞. 2018

[4]我国深远海大型围栏养殖发展现状与展望. 宋炜,韩昕辰,谢正丽,王磊,刘永利,王鲁民. 2022

[5]中国海水围网养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周文博,石建高,余雯雯,刘福利,宋伟华,桂福坤,杨飞. 2018

[6]大型围栏养殖模式下2种规格斑石鲷耐高温研究. 李明月,高云红,高云涛,刘成磊,赵侠,关长涛,贾玉东. 2022

[7]重组鸡γ干扰素对柔嫩艾美球虫卵囊免疫鸡肠道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 YE Xiu-hua,蔡建平,WU Zhi-guang,佘锐萍,WANG Ming. 2008

[8]成年牦牛小肠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变化研究. 左愈臻,高世杰,邵建华,方梅,贾宁. 2011

[9]肉犊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研究. 宋恩亮,陈耀星,王子旭,王文利,刘晓牧,徐西彬,巢国正,吴乃科. 2007

[10]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结构形态的影响. 吴维达,解竞静,张宏福. 2016

[11]哲罗鱼消化道中黏液细胞的发生和分布. 关海红,尹家胜. 2013

[12]两种免疫方式对欧洲鳗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黄春兰,林旋,李艳虹,宋铁英. 2009

[13]60日龄内玉山黑猪小肠形态学发育的研究 Ⅰ.小肠绒毛的密度、高度、宽度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 陈珍,周作红,管远红,王丽群,韩跃松,周洪学. 2008

[14]牦牛源乳酸片球菌对小鼠肠道发育的影响. 刘晓峰,张丽鸿,巴桑旺堆,马弘财,索朗斯珠,李家奎. 2021

[15]中国近、现代内陆水域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 邢迎春,赵亚辉,张春光,杨君兴,唐文乔,樊恩源. 2013

[16]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唐俊,杨明举. 2009

[17]贵州省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姚俊杰,李川,杨兴,李正友. 2009

[18]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丁学东. 1991

[19]鱼类基因转移的研究战略. 邱黎明,董国生,张凌霄,丁学东,唐素英,包绍文,王燕,沈子威. 1993

[20]蓝鳃太阳鱼的引种及驯化试验报告. 胡逸农,刘辉,刘金辉.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