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杂交种子萌发和小鳞茎离体形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秋

作者: 张艳秋;屈连伟;邢桂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郁金香;杂交育种;种子萌发;鳞茎形成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17 年 48 卷 01 期

页码: 89-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郁金香(T.gesneriana)为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花卉,颜色绚丽多彩,花型各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被用在切花、盆栽、绿化等方面。目前,国内用于生产和研究的郁金香品种主要从荷兰等国进口,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郁金香品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郁金香产业发展的瓶颈。杂交育种是选育郁金香新品种的主要途径,而杂交种子的萌发和小鳞茎诱导是进行郁金香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对郁金香栽培品种间的杂交种子萌发及小鳞茎离体诱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郁金香栽培品种Aafke为父本,以Eskimo Chief为母本,以杂交后获得的种子为试材,对郁金香种子萌发和小鳞茎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郁金香杂交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4℃是打破郁金香杂交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和小鳞茎形成的最佳温度;0.5%KNO_3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86.7%,且芽长势较强;去除种皮对郁金香杂交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在4℃条件下,培养基1/2MS+蔗糖60g·L~(-1)和1/2MS+蔗糖60g·L~(-1)+琼脂2.8g·L~(-1)是进行小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鳞茎诱导率为40.3%~41.7%,刚形成的小鳞茎近圆形,为乳白色。

分类号: S682.263

  • 相关文献

[1]郁金香标准化栽培专家系统应用开发. 张海清,杨宝祝,赵梁军. 2002

[2]郁金香下延球与根系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忠良,肖笃志,程争鸣. 2015

[3]定植密度对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外观品质的影响. 陈卫平,李刚,陈亚茹,朱朋波,赵统利,罗卫红. 2009

[4]南昌地区郁金香栽培模式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李宝光,钱璐,陶秀花. 2016

[5]江西南昌郁金香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熊文华,肖小勇. 2013

[6]温室“切花郁金香+白菜+鸡”高效轮作种养模式技术规程. 朱朋波,柳丽,孙桂乐,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2

[7]不同覆盖处理对切花郁金香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 2007

[8]低温处理时间对郁金香生物学性状及种球繁殖的影响. 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代勇,杨迪,屈连伟. 2019

[9]郁金香品种狂人诗在日光温室内叶片的光合作用.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李玉娟,陈发棣. 2007

[10]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水培切花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 寿伟林,徐志豪,陈丽萍,周胜军,戴丹丽,万信忠. 2002

[11]切花郁金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刘兴满. 2008

[12]赤霉素处理对切花郁金香花期和质量的影响.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陈翠竹. 2007

[13]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汤雪燕,陈翠竹. 2014

[14]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 戴忠良,肖笃志,程争鸣. 2015

[15]基质对箱栽郁金香切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周翔,陈翠竹. 2007

[16]不同基质对郁金香切花主要性状的影响.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王江英. 2016

[17]柴达木盆地郁金香种球繁育试验. 樊光辉,张广楠. 2007

[18]根外追施钙、镁肥对设施栽培切花郁金香外观品质的影响. 朱朋波,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0

[19]郁金香高效促成栽培技术. 罗利,马腾. 2008

[20]中国郁金香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崔玥晗,邢桂梅,张艳秋,田海亮,付丽铭,屈连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