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习性的本质是茎上下端粗细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佩占
作者: 田佩占;孙海波;王庆钰;李景文;王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结荚习性;本质区别;茎直径;差异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13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6-7+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同一杂交组合F5代的4对主茎上下端粗细差异不同的等位基因系进行了6年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和较干旱年份,主茎上下端粗细差异较大的偏无限的亚有限型等位基因系的平均产量较高,而在多雨年份则相反。供试6年的平均产量,差异大的类型比差异小的类型高3.5%,t测验表明两组平均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产量的变动指数小5个百分点。茎两端粗细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系对试验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大豆植株上下端粗细的相对差异是不同结荚习性大豆更为本质的区别因素。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对生态环境适应性的评价(英文). 宋书宏,蔺瑞明,刘晓丽,张利,魏克礼. 1999
[2]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某些株型性状的演变. 郑洪兵,徐克章,赵洪祥,李大勇,王晓慧,张治安,杨光宇,杨春明,陆静梅. 2006
[3]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 苏黎,董钻,宋书宏. 2004
[4]沈农91―44大豆的生殖生长进程及其与无限性亚有限性大豆的比较:Ⅲ.荚粒形. 王晓光,董钻. 2000
[5]不同大豆品种开花结荚习性比较. 宋书宏,董钻. 2002
[6]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研究. 杨贵军,陆国政,赵晋铭,于海洋,赵晓庆,张晓燕. 2016
[7]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株型演变浅析. 姜玉久,贾立君,杨亚红. 1997
[8]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陈育新,付春旭. 2013
[9]不同结荚习性近等基因系大豆肥水反应研究. 侯云龙,高淑芹,孙星邈,邱红梅,王跃强. 2013
[10]大豆结荚习性和产量潜力关系的探讨. 宋书宏,谢甫绨,河锺明. 2004
[11]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顶端花序发育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姜妍,吴存祥,胡珀,侯文胜,祖伟,韩天富. 2014
[12]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器官平衡与产量的关系. 关晓雪,宋书宏,董丽杰,曹永强,白伟. 2009
[13]种植密度对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文斌,张力军,王昌陵. 2009
[14]大豆种子活力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程春明,王瑞珍,吴问胜. 2003
[15]不同钼积累水平大豆品种苗期碳氮代谢生理差异. 徐守俊,吴志超,胡承孝,谭启玲,孙学成. 2019
[16]基于茎直径变化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研究进展. 张寄阳,段爱旺,孟兆江,刘祖贵. 2004
[17]大豆新品种辽豆28及其高产载培技术. 王德生. 2011
[18]不同菜豆品种开花结荚习性研究. 孔庆全,赵存虎,贺小勇,席先梅,陈文晋,田晓燕. 2016
[19]不同结荚习性夏大豆种质的农艺表现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胡晨,于国宜,王大刚,张丽亚,吴倩,张磊. 2014
[20]大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徐冉,王彩洁.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油莎豆块茎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作者:焦兵阳;魏尊苗;弥震;才照玄;闫帆;刘雅婧;李景文;王庆钰;牟忠生;王英
关键词:油莎豆;全长转录组;功能注释;油脂代谢通路
-
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作者:华明艳;宋兰芳;崔少杰;孙海波;金凤媚
关键词:番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序列分析
-
减氮对引黄灌区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
作者:王英;刘汝亮;王芳;洪瑜;冒辛平;马建森
关键词:春玉米;引黄灌区;减氮;产量;氮素淋失
-
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作者:冯学颖;米俊珍;刘景辉;赵宝平;王英;田露;徐忠山
关键词:宽幅条播;种植密度;燕麦;抗倒伏;纤维素;木质素
-
不同药剂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崔少杰;华明艳;宋兰芳;金凤媚;孔维东;孙海波
关键词:草莓;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药剂
-
控释氮肥对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汝亮;王英;周丽娜;洪瑜;王芳;冒辛平;刘根红
关键词: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控释氮肥
-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Sw-5b基因
作者:刘文明;华明艳;宋兰芳;崔少杰;孙海波;金凤媚
关键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SNP;番茄;TSW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