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微藻油脂积累及油脂含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贵丽

作者: 李贵丽;韩志萍;魏晓奕;周伟;龚霄;李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油;微藻;积累因素;培养优化;含量检测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34-142

摘要: 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人们的目光逐渐从陈化粮、木质素、动物油脂等转向微型藻类,因其具有可养殖、可再生、生长周期短、分布广泛、可进行光合作用、环境适应能力强、产量高等突出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和产业人员的目光。通过综合现有的微藻油脂生产的相关报道,从当前研究报道的产油微藻的种类、影响油脂积累的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油脂含量检测的方法对微藻油脂含量进行评估,对比得出布朗葡萄藻藻和部分链带藻的产脂能力更具优势,其油脂含量能达到细胞干重的60%以上,另外,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基因手段干预等措施可以获得高产油脂的微藻,其产油能力要比野生株提高20%以上,并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微藻产油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计划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分类号: Q949.93

  • 相关文献

[1]Duddingtonia flagrans冻干制剂厚壁孢子优化培养及其杀线虫幼虫剂量研究. 陈林军,刘省段,杨晓野,王瑞,李莹莹,李军燕,罗晓平. 2017

[2]一株高产黑色素香灰菌菌株的鉴定、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黄海辰,李晓敏,薛帆正,吴小平,张君丽,傅俊生. 2023

[3]响应面法优化竹材热裂解制备生物油的工艺研究. 童张法,韦藤幼,彭梦微,陈晓光,李立硕. 2012

[4]生物质热解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研究进展. 仉利,姚宗路,赵立欣,李志合,易维明,付鹏,袁超. 2021

[5]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邓良伟,吴有林,丁能水,何婷,刘刈,张云红. 2019

[6]利用小型流化床的生物质热裂解影响因素分析. 刘宇,李颖. 2008

[7]海藻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王爽,王谦,徐姗楠,姜秀民,吉恒松,何志霞. 2013

[8]农作物秸秆热解制油技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韶珂,师勇强,马小艳,张杰,王文魁,杨敬贺,程思贤,王岩,马雄风. 2022

[9]油料作物秸秆快速热解及其生物油特性的研究. 南占东,杨湄,韩伟,刘昌盛,黄凤洪. 2008

[10]秸秆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 杨湄,刘昌盛,黄凤洪,王江薇. 2006

[11]原位汽化固定床反应器设计与试验. 张安东,孟嘉鑫,刘婷婷,高亮,李志合. 2024

[1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方制剂中恩诺沙星和痢菌净的含量. 尹烨华,杨坚,张健騑,梁眷衡. 2002

[13]特种动物纤维含量检测问题研究. 张敏,郑文新,陈华峰,宫平,高扬,段新华,采复拉. 2020

[14]HACCP技术对饲料产品安全控制效果研究. 董颖超,秦玉昌,李军国,李俊. 2006

[15]HPLC-ELSD检测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含量. 文艺晓,彭吉星,郭莹莹,王婧媛,左红和,王联珠. 2019

[16]1;3-双[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的合成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曹立冬,杨晶,李凤敏,王相晶,黄啟良. 2013

[17]1,3-双[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的合成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曹立冬,杨晶,李凤敏,王相晶,黄啟良. 2013

[18]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 曹立冬,孔令娥,李凤敏,吕和平,黄啟良. 2012

[19]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吴方喜,谢鸿光,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6

[20]W·默科特果实内在品质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李勋兰,尹旭敏,杨蕾,洪林,韩国辉,王武.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