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苗期耐旱性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琦

作者: 孙琦;张世煌;郝转芳;张德贵;慈晓科;陈朝辉;李新海;谢传晓;翁建峰;白丽;李明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品种;苗期耐旱性;年代响应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315-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北方地区时常发生春旱,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因此苗期耐旱性是玉米育种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性状。本试验选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米品种35个,包括50年代农家种4个,60年代双交种4个,70年代以后的单交种27个,在旱棚内鉴定苗期耐旱性,调查幼苗的生物量(鲜重和干重),计算各品种的耐旱系数,分析苗期耐旱系数随年代及年份变化的趋势,并根据耐旱指数对70年代以来的27个单交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供试品种生物量的影响显著。我国玉米品种的苗期耐旱性50至60年代快速提高,60年代及7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70年代以来的27个单交种可分为3类,耐旱性强杂交种有鲁单50、群单105、农大108、掖单13、掖单4号、郑单2号,耐旱性弱的杂交种有农大3138、农大60、沈单16,其余为中间类型。下一步育种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自交系选育中加大干旱压力,为进而培育耐旱的杂交种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郭强,赵久然,陈国平,滕海涛. 2000

[2]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3]2005—2014年吉林省审定玉米品种统计分析. 陈达,李淑华,任军,荆绍凌. 2015

[4]赤峰地区玉米品种选择关键技术探讨. 慈艳华,霍剑锋,孟繁盛,郑伟,边丽梅,张丽妍,郝春雷,杨艳梅,王洪志. 2011

[5]河北省地方标准冀单29(冀丰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傅万新,李九云. 1998

[6]内蒙古玉米品种审(认)定现状与育种对策. 冯勇,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刘志雄,石海波. 2009

[7]北方夏玉米品种区试地点的选择. 张动敏,崔绍平,段喜顺. 1998

[8]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988的选育. 王春梅,沈建华,任洪,赵晓燕,王竹. 2015

[9]甘肃省玉米育种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志明,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 2010

[10]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孔凡杉. 2010

[11]“十五”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思考. 苏俊. 2000

[12]201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代玉仙,郭琦,杨琇涵,刘小丹,任军,李淑华,于明彦,徐国良. 2017

[13]桦甸市坡耕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付稀厚,方向前,刘玉杰,张文军,杨宝君. 2015

[14]苏玉9号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成贵明,陆卫平,范袁斌,蔡志飞,张其龙,陆虎华,宗寿余. 1999

[15]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筛选研究. 侯志研,王大为,郑家明,付景昌,白伟,赵奎华. 2011

[16]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产量研究. 方向前,邱萍,李姝,郑在环,殷春红,徐秀杰,张世忠. 2012

[17]西丰县玉米生产的品种选择及增产技术. 张庆芳. 2015

[18]苏玉19玉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陆虎华,彭长俊,孙权星,陈小晖,杨水英. 2005

[19]阜新地区玉米新品种引选及抗旱性评价. 侯志研,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赵海岩,常程,郝楠. 2007

[20]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