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90K芯片SNP标记的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德周

作者: 崔德周;李永波;樊庆琦;隋新霞;黄承彦;楚秀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纹枯病;QTL定位;90K芯片SNP标记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3-17

摘要: 为挖掘定位小麦抗纹枯病QTL,以莱州953×山农辐63的F_(2∶3)为作图群体,用Illumina Wheat 90K芯片检测F_2单株的基因型,并用QTL IciMapping 4.1软件绘制该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分离群体的抗、感表型,利用QTL IciMapping 4.1进行抗纹枯病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包含21个连锁群,覆盖了小麦的21条染色体,图谱总长度5 528.12 cM,平均图距5.25 cM;共检测到6个分布于小麦1A、1B、2A、3A、7A和7D染色体上的加性QTL位点,单个QTL的贡献率为3.24%~10.37%。该结果可为小麦抗纹枯病QTL精细定位与相关基因克隆奠定基础,也为小麦抗纹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麻类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美霞,祁建民,刘伟,徐建堂,祁伟,李爱青,粟建光,陶爱芬,牛小平. 2012

[2]基于RIL群体的玉米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林海建,刘昌林,沈亚欧,兰海,潘光堂,张志明. 2013

[3]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4]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5]不同药剂春季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比较. 刘树法. 2004

[6]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静,王晓军,楼辰军,张凤. 2007

[7]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8]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郭小山,熊战之,陈太虎,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07

[9]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利用.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王静,王晓军,陈荣振. 2009

[10]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1]小麦抗纹枯病种质创新及QTL定位的初步研究. 蔡士宾,任丽娟,颜伟,吴纪中,陈怀谷,吴小有,张仙义. 2006

[12]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13]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14]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5]转TaCOMT-3D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评价. 周淼平,张增艳,姚金保,王化敦,杨学明,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20

[16]3种小麦纹枯病病原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7]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冷苏凤,张爱香,李伟,陈怀谷. 2010

[18]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王晓鸣,陈怀谷,李伟,刘东涛,张会云. 2013

[19]百坦、粉锈宁等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小麦纹枯病. 王裕中,杨新宁,史建荣. 1988

[20]过表达TaPK-R1基因增强了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和耐冻性. 罗美英,荣玮,魏学宁,杨坤,徐惠君,禤维言,张增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