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重庆地区玉米产量及茎秆强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鸿

作者: 李鸿;周茂林;李晔;蒋志成;冯定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产量;茎秆强度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21 年 35 卷 001 期

页码: 22-27

摘要: 为探究宜机收玉米在重庆阴湿寡照环境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实现玉米高产、高效,以渝单30和先玉1171为材料,在30000、45000、60000、75000、90000、105000株/hm26个密度下比较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茎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玉米品种均随种植密度增加,植株倒伏率、倒折率上升,而植株茎秆强度、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茎秆强度与植株倒伏具有一定相关性.平展型春玉米品种渝单30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先增后降趋势,耐密型品种先玉1171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综合产量与抗倒伏性,渝单30和先玉1171的适宜密度分别为60000~75000株/hm2与75000~90000株/hm2.

分类号: S513.048

  • 相关文献

[1]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密植高产玉米适宜追氮次数研究. 毛圆圆,薛军,翟娟,张园梦,张国强,明博,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召锋,李少昆. 2022

[2]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2024

[3]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4]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5]四个玉米品种抗倒性及持绿性研究初报. 陈文俊,付忠军,黄玉碧,李建生,杨华,郑阳. 2012

[6]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李志明. 2011

[7]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8]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9]玉米新品种迪卡008种植密度试验. 卢亚妮,牙祖韧,郭万生. 2009

[10]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1]玉米新品种郑单528适宜密度研究. 刘京宝,唐保军,赵霞,胡青妞,曹玉华,黄璐,夏来坤. 2010

[12]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亮,张宝石,王洪山,李钦德,付俊,杨海龙,常程,申卓. 2007

[13]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引进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的影响. 陈丽,李国章,张文博,王学铭,吴龙军. 2013

[14]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机械化栽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任洪雷. 2019

[15]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 2017

[16]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邵帅,王国宏,樊勇,史磊. 2018

[17]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姜宇鹏,钱春荣,姜宇博,于洋,李梁,吕国依. 2020

[18]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龙育828产量及氮利用特性的影响.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2019

[19]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克玉19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耿斌,纪春学,刘兴焱,何长安,王辉,张恒,周恪驰,于倩倩. 2020

[20]"一穴双株"栽培方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仲生柱,靳存旺,田冬生,韩甫鑫,高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