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重现溯河洄游型刀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涛

作者: 姜涛;李鸿;杨健;陈修报;薛竣仁;刘洪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刀鲚;耳石;微化学;电子探针;湘江;洞庭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3 年 30 卷 012 期

页码: 1409-1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已日益凸显,一些传统栖息地被发现重新有了刀鲚的分布.湖南湘江水域曾是洞庭湖水系内刀鲚的主要分布水域之一,但洄游型刀鲚长期被认为在该水域已绝迹.近期笔者对 2023 年 6 月 13 日采集自湖南湘江湘阴段的 1 尾刀鲚标本进行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以验证其所属的生态类型.结果发现,该个体耳石锶钙比生境特征可分为 5 个阶段,其中既有对应于淡水生境的 SⅠ(1.37±0.60)、SⅢ(2.80±0.16)和SⅤ(2.47±0.62)阶段,也有对应于河口半咸水的SⅡ(5.50±1.10)、SⅣ(4.52±0.94)阶段.此外SⅡ阶段有部分锶钙比高于 7,说明该个体还进入过海水栖息.锶含量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自核心至边缘亦依次呈现蓝色、黄绿色、蓝色、黄绿色以及蓝色的不同盐度生境变化的"分色图谱"特征.上述结果确证了所研究个体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这也首次客观证实了十年禁捕政策实施后,洄游型刀鲚不仅能够重新自海区经长江进洞庭湖,而且更能自湖上溯至湘江水域.为保护洞庭湖内及各支流洄游型刀鲚资源,同时也为持久守护长江十年禁捕的成效,亟需开展洞庭湖及各支流内洄游性刀鲚的分布和关键生境的调查以及其资源保护.

分类号: S932

  • 相关文献

[1]洞庭湖中是否存在溯河洄游型刀鲚. 轩中亚,姜涛,刘洪波,邱晨,陈修报,杨健. 2020

[2]信江发现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实证研究. 卢明杰,姜涛,刘洪波,陈婷婷,杨健. 2015

[3]长江短颌鲚耳石Sr/Ca值变化特征及其江海洄游履历. 徐钢春,顾若波,刘洪波,姜涛,杜富宽,聂志娟,杨健,徐跑. 2014

[4]鄱阳湖刀鲚耳石的两种微化学特征. 姜涛,周昕期,刘洪波,刘焕章,杨健. 2013

[5]东平湖仍有洄游型刀鲚分布的实证研究. 丛旭日,李秀启,董贯仓,杨健,姜涛. 2019

[6]刀鲚胸鳍条和耳石微化学"指纹"相似性研究. 姜涛,刘洪波,轩中亚,杨健. 2021

[7]长江安庆江段刀鲚耳石微化学及洄游生态学意义. 李孟孟,姜涛,陈婷婷,刘洪波,杨健. 2017

[8]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长江靖江段长颌鲚与短颌鲚生境履历重建. 陈婷婷,姜涛,卢明杰,刘洪波,杨健. 2016

[9]太湖及洪泽湖太湖新银鱼耳石元素锶钙比的比较研究. 周昕期,刘洪波,姜涛,杨健. 2013

[10]耳石锶标记在识别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个体的可行性. 李秀启,丛旭日,师吉华,高云芳,姜涛,杨健. 2017

[11]褐牙鲆幼鱼耳石上的外源Sr标记试验. 李爽,李耕,潘玉洲,张力,申旭东,李忠红,郑文军,杨文波,袁立来,姜涛,杨健. 2018

[12]中华鲟硬组织微结构及微化学的特征探索. 姜涛,王成友,杜浩,张书环,刘洪波,危起伟,杨健. 2021

[13]鲤稚鱼耳石锶标记效果.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14]黄、渤海小黄鱼耳石元素指纹分析及其在种群补充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王玉堃,黄建生,戴芳群,唐学玺,孙耀,金显仕. 2016

[15]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 刘洪波,姜涛,邱晨,杨健. 2018

[16]大辽河口红狼牙鰕虎鱼耳石微化学的初步研究. 卢明杰,刘洪波,姜涛,杨健. 2015

[17]基于耳石几何形态测量学的长江安徽江段刀鲚群体识别研究. 许颖,姜涛,刘洪波,陈修报,杨健. 2023

[18]基于耳石微化学的大洋河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张健,杨培民,姜涛,胡宗云,朱春月,张伯序,刘忠航,杨健,胡玉海. 2024

[19]基于耳石微化学的刀鲚群体生境履历研究进展. 李宇,陈建华,冯广朋,庄平,王海华,宋超. 2022

[20]几种前处理方法所获刀鲚(Coilia nasus)耳石年轮的效果比较. 姜涛,刘洪波,卢明杰,陈婷婷,杨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