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堆肥的腐熟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越华

作者: 蒋越华;范稚莲;时鹏涛;李鸿;吴凤;黄海连;杨丹亚;莫良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茶壳;蚕沙;碳氮比;堆肥;腐熟;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5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C/N)堆肥的腐熟效果,为油茶壳和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壳与蚕沙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比油茶壳-蚕沙堆肥处理(CK:纯油茶壳50 kg, C/N=100; T1:油茶壳50 kg,蚕沙45 kg, C/N=20; T2:油茶壳50 kg,蚕沙31 kg,C/N=25;T3:油茶壳50 kg,蚕沙23 kg,C/N=30;T4:油茶壳50 kg,蚕沙18 kg,C/N=35)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K比,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pH呈中性或弱碱性,且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均较高,其中,C/N=20和C/N=25的油茶壳-蚕沙处理高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13 d,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要求。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的C/N、有机质、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随发酵进程而逐渐降低,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发酵结束时,C/N=20和C/N=25油茶壳-蚕沙处理的总养分含量较高,分别为5.10%和4.28%,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的降幅较大,分别降17.1百分点、11.2百分点、8.4百分点和15.8百分点、6.8百分点、6.3百分点;GI均稳定在70%以上,对植物毒性小。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堆肥后的重金属(Pb、Cd、Cr、As、Hg)含量较堆肥前均有所提高,但均低于标准限量值。【结论】添加适量比例的蚕沙可有效促进油茶壳腐解,调节堆肥初始C/N在20~25有利于油茶壳-蚕沙堆肥的腐熟。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油茶壳-蚕沙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变化及其腐熟度评价. 蒋越华,范稚莲,黄海连,李鸿,杨丹亚,莫良玉. 2024

[2]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油菜秸秆-猪粪堆肥过程的影响. 王志慧,王俊涛,柳丽,孟艳,芦光新. 2021

[3]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 刘卫星,顾金刚,姜瑞波,洪坚平. 2005

[4]林果枝粉碎物腐熟剂的作用机理及效益分析. 刘伟,张成德,田翔. 2020

[5]极端嗜热功能菌筛选及其促进堆肥腐熟效果研究. 王玉,张晶,曹云,吴华山,黄红英,刘爱民. 2020

[6]分阶段接菌对中药残渣堆肥腐熟度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陆晓林,白红艳,张爱悦,戴传超,马艳,贾永. 2021

[7]翻堆频率及调理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腐熟的影响. 葛春辉,唐光木,徐万里,张云舒,邵华伟. 2013

[8]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猪粪堆肥腐熟的影响. 刘益仁,刘光荣,李祖章,周荣娇,潘新群,李建国. 2006

[9]大棚种菜前先做四件事. 焦自高. 1998

[10]不同促腐菌剂对有机废弃物堆肥效果的研究. 崔新卫,龙世平,范海珊,边文亮,陈山,彭福元. 2017

[11]粪便高温堆肥及其施用效果研究综述. 夏炜林,黄宏坤,杨尧,漆智平. 2007

[12]碳氮比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产酶活力和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影响. 范寰,梁军锋,赵润,张金凤,张洪生. 2010

[13]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李辉平,曲绍轩,马林,范育明,赵书光,蒋宁,林金盛,侯立娟. 2018

[14]蚕沙好氧堆肥腐熟度指标研究. 冉艳萍,杨琼,李丽,邢东旭,刘吉平,李庆荣,肖阳,廖森泰. 2014

[15]华南蚕区蚕沙消毒堆肥一体化技术. 廖森泰,杨琼,李琦,陈钦藏,张发宝,冉艳萍,李丽,邢东旭. 2014

[16]华南蚕区蚕沙产地无害化和肥料化处理技术体系构建思路. 廖森泰,杨琼,张发宝,肖更生,罗国庆,高云超,吴娱明,邢东旭,黄勇. 2011

[17]五种蚕沙堆肥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李丽,廖森泰,邢东旭,肖阳,李庆荣,叶明强,杨琼. 2015

[18]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演变特征. 雷宝坤,刘宏斌,朱红业,续勇波. 2011

[19]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 2013

[20]大理典型烟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时空演变特征. 蒯雁,苏欣悦,王晋峰,范志勇,李建华,孙楠,张久权,徐明岗.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