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化技术开发黑色功能食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来展

作者: 赖来展;丘银清;张名位;徐志宏;池建伟;张惠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营养素;黑色食品;微化技术;阴阳平衡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S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首次发现,黑色食物乌骨鸡及黑五谷、深色果蔬等富含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强化免疫系统功能的黄酮化合物,是人类七大营养素之外的重要营养素。为此,作者首次提出“超营养素”的新概念。在食品加工技术方面,作者第一次阐明,“二微”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和微波技术)、“二发”技术(发酵技术和发芽技术)能将大颗粒和大分子的高热能阳性食品降解为小颗粒、小分子的低热能的阴性食品,并将它们统称为“微化”技术。面对国际上12亿体重超标的“富贵病”患者,微化技术应在食品加工上加速推广,生产营养均衡、阴阳平衡的新一代食品。

分类号: TS201

  • 相关文献

[1]黑毛乌骨鸡的营养功能分析. 赖来展,魏振承,赖敬君. 2003

[2]值得推广的优良保健型黑糯玉米-渝黑糯600. 冯定明,石大章,张孝琼. 2017

[3]黑大豆营养功能及开发豆皮色素的探讨. 袁利鹏,杨君,赖来展,刘波,张名位,池建伟,赖敬君,廖均元. 2009

[4]人类食物营养改善的若干阶段及其发展趋势. 赖来展,张奇志. 2007

[5]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 赖来展,操君喜,廖均元,叶远辉,袁利鹏. 2009

[6]弘扬哲学思想,开创中国特色健康食品. 赖来展,魏振承,戚本华,赖敬君,黎奋,陈继红. 2011

[7]我国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王鹏,韩伟,王文亮. 2010

[8]黑色食品新资源“紫叶甘薯菜”的营养功能与开发前景. 赖来展,张名位,魏振承,赖敬君. 2011

[9]黑色食品的营养与功能研究进展. 张奇志,赖来展,廖均元. 2006

[10]中国黑小麦研究利用现状. 裴自友,孙玉,孙善澄,闫贵云,任永康. 2002

[11]物质显色规律与“逢黑必补”. 吴继军,肖更生,刘学铭,陈卫东,徐玉娟,张友胜,陈智毅.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