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化技术开发黑色功能食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来展
作者: 赖来展;丘银清;张名位;徐志宏;池建伟;张惠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营养素;黑色食品;微化技术;阴阳平衡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4 年 25 卷 S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首次发现,黑色食物乌骨鸡及黑五谷、深色果蔬等富含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强化免疫系统功能的黄酮化合物,是人类七大营养素之外的重要营养素。为此,作者首次提出“超营养素”的新概念。在食品加工技术方面,作者第一次阐明,“二微”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和微波技术)、“二发”技术(发酵技术和发芽技术)能将大颗粒和大分子的高热能阳性食品降解为小颗粒、小分子的低热能的阴性食品,并将它们统称为“微化”技术。面对国际上12亿体重超标的“富贵病”患者,微化技术应在食品加工上加速推广,生产营养均衡、阴阳平衡的新一代食品。
分类号: TS201
- 相关文献
[1]黑毛乌骨鸡的营养功能分析. 赖来展,魏振承,赖敬君. 2003
[2]值得推广的优良保健型黑糯玉米-渝黑糯600. 冯定明,石大章,张孝琼. 2017
[3]黑大豆营养功能及开发豆皮色素的探讨. 袁利鹏,杨君,赖来展,刘波,张名位,池建伟,赖敬君,廖均元. 2009
[4]人类食物营养改善的若干阶段及其发展趋势. 赖来展,张奇志. 2007
[5]大力研究和开发推广黑色食品. 赖来展,操君喜,廖均元,叶远辉,袁利鹏. 2009
[6]弘扬哲学思想,开创中国特色健康食品. 赖来展,魏振承,戚本华,赖敬君,黎奋,陈继红. 2011
[7]我国黑色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 王鹏,韩伟,王文亮. 2010
[8]黑色食品新资源“紫叶甘薯菜”的营养功能与开发前景. 赖来展,张名位,魏振承,赖敬君. 2011
[9]黑色食品的营养与功能研究进展. 张奇志,赖来展,廖均元. 2006
[10]中国黑小麦研究利用现状. 裴自友,孙玉,孙善澄,闫贵云,任永康. 2002
[11]物质显色规律与“逢黑必补”. 吴继军,肖更生,刘学铭,陈卫东,徐玉娟,张友胜,陈智毅.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株Cluster 3鹅源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作者:陈作鑫;陈宇欣;潘彦林;黄允真;李林林;董嘉文;向勇;徐志宏;孙敏华;张俊勤;黄淑坚;廖明
关键词:坦布苏病毒(TMUV);分支3;分离鉴定;鹅;致病性
-
2株水禽源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陈作鑫;潘彦林;黄允真;李林林;董嘉文;向勇;徐志宏;孙敏华;黄淑坚;廖明;张俊勤
关键词:坦布苏病毒;病毒分离;遗传进化;生物信息学
-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调节肝细胞脂代谢作用研究
作者:罗广怡;温叶杰;张瑞芬;邓梅;张名位;贾栩超;胡坤
关键词:荔枝;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子机制
-
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广镇;赵志浩;周鹏飞;邓媛元;魏振承;张雁;唐小俊;刘光;李萍;张名位
关键词:花生;去红衣;超声;油体;乳液;抗氧化活性
-
低共熔溶剂提取荔枝壳中的原花青素及其抗氧化活性
作者:郑德瑜;张瑞芬;黄菲;董丽红;张名位;郭朝万;贾栩超
关键词:荔枝壳;原花青素;低共熔溶剂;抗氧化
-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双酶同步酶解的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及营养特性研究
作者:肖丹虹;李萍;邓媛元;刘光;赵志浩;王佳佳;钟立煌;廖娜;张名位
关键词:全豌豆乳;响应面法;双酶同步酶解;稳定性;消化特性
-
肉品保鲜包装材料与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乾坤;康桦华;刘梦竹;涂杜;徐志宏
关键词:肉品保鲜;包装材料;包装技术;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