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耐冷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晓娟

作者: 杨晓娟;曾亚文;普晓英;杨树明;杜娟;申时全;赵常美;凌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孕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遗传分析;粳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z1 期

页码: 40-4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03年在阿子营和昆明2种冷害条件下,用昆明小白谷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BC4F5)与轮回亲本回交的5个BC5F2群体进行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用王建康等(1997)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这些群体进行耐冷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BC5F2群体推断出的NIL的耐冷基因是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其中阿子营点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61.81%~81.86%;昆明点为60.88%~72.25%.2005年在昆明点的F4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80.67%~91.55%.

分类号: S5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下粳稻近等基因系形态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间的关联性. 杨树明,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杜娟,张素华,杨晓梦. 2015

[2]粳稻地方品种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及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 杨志奇,杨春刚,汤翠凤,郭桂珍,余腾琼,张俊国,曹桂兰,阿新祥,徐福荣,张三元,戴陆园,韩龙植. 2010

[3]水稻02428×合系35杂种后代耐冷性状的相关性与遗传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黄兴奇,程在全,邰丽梅,崔虹,王雨辰. 2007

[4]云南稻种穗期耐冷性及其近等基因系遗传分析.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朱广彬. 2003

[5]水稻02428x合系35杂种后代耐冷性状的相关性与遗传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黄兴奇,程在全,邰丽梅,崔虹,王雨辰. 2007

[6]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研究昆明小白谷孕穗期耐冷性的遗传. 申时全,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朱广彬,易加洪. 2004

[7]粳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申时全,普晓英,杜娟,桂敏,曾亚文. 2006

[8]粳型短日不育新种质5021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黄胜东,苏自强,杨娟,谷福林. 2008

[9]低纬高原和高纬平原粳稻主要耐冷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阿新祥,张恩来,杨雅云,张敦宇,董超,彭新禧,戴陆园. 2009

[10]来源于02428ha的水稻双矮品系的获得与鉴定. 陈仁霄,张所兵,赵凌,朱镇,张亚东,陈涛,王才林. 2010

[11]杂交选育中粳稻粒形在早代群体的遗传分析. 马静,李华,段彩林,孙建昌. 2016

[12]粳稻特殊广亲和系GCl3的遗传分析及利用研究. 黎坤爱,李丹婷,陆岗. 2003

[13]一个粳稻早熟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潜力的初步评价. 程灿,储黄伟,周继华,牛付安,罗忠永,曹黎明,袁勤. 2017

[14]油菜MICMS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近等性分析. 龙卫华,胡茂龙,高建芹,浦惠明,陈松,张洁夫,戚存扣. 2011

[15]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树明,曾亚文,王荔,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 2014

[16]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2006

[17]孕穗期NILs的耐冷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 申时全,曾亚文,李自超,李绅崇,戚六花,张忠省,肖卿. 2003

[18]极端冷害下粳稻穗期近等基因系耐冷性状的相关分析. 桂敏,申时全,曾亚文,杜娟,普晓英,张浩,林良斌. 2005

[19]籼粳RILs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凌青,曾亚文,申时全,普晓英,程德兵,罗龙. 2004

[20]云南粳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任雪莲.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