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不同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的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君杰

作者: 王君杰;王海岗;曹晓宁;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周期敏感性;糜子;地上鲜重;株高;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474-4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适用于糜子光周期敏感性评价的性状指标,为开展糜子资源光周期敏感性鉴定及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盆栽遮光处理和2个不同光周期生态区大田种植,调查100份糜子试验材料抽穗期、株高、主穗长、地上鲜重、叶片数、节数、旗叶叶面积和千粒重8个主要性状的光周期反应特性,以8个性状数据值建立糜子各个性状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和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D值,并利用2种方法综合评价糜子光周期敏感性。【结果】不同光周期处理糜子8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盆栽各个性状在长日照处理下的表现值显著高于短日照,大田定襄地区各个性状的表现值显著高于三亚地区。盆栽和大田种植模式下,地上鲜重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均最高,千粒重的光周期相对敏感度最低。相关性分析发现,盆栽株高、主穗长、地上鲜重、旗叶叶面积、节数和叶片数与D值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抽穗期达不显著负相关;大田除千粒重与D值达不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都与D值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大田各个农艺性状与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简单相关系数排名前三依次是株高(0.867)、地上鲜重(0.811)和主穗长(0.784);盆栽依次是株高(0.787)、主穗长(0.687)和地上鲜重(0.677)。盆栽各个农艺性状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回归方程:Y=0.048+0.012X_1+0.063X_2+0.0446X_3+0.053X_4+0.036X_5+0.016X_6+0.024X_7-0.011X_8;大田各个农艺性状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回归方程:Y=0.019+0.034X_1+0.094X_2+0.066X_3+0.080X_4+0.057X_5+0.028X_6+0.011X_7+0.139X_8;其中,X_1、X_2、X_3、X_4、X_5、X_6、X_7、X_8分别代表抽穗期、株高、主穗长、叶片数、节数、旗叶叶面积、地上鲜重和千粒重。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盆栽和大田地上鲜重和株高对光周期敏感综合指标D的直接作用最大,分别为0.383、0.300和0.251、0.250,其次是旗叶叶面积和主穗长,分别为0.295、0.276和0.238、0.249。综合光周期相对敏感度和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D值比较分析,地上鲜重和株高光周期敏感性强,其次是主穗长和旗叶叶面积,千粒重和抽穗期光周期敏感性较弱。【结论】地上鲜重和株高可以作为糜子光周期敏感性主要评价指标性状,旗叶叶面积和主穗长可以作为参考评价指标,千粒重和抽穗期不适合作为糜子光周期敏感性评价指标性状。

分类号: S516

  • 相关文献

[1]光周期对糜子生长发育及叶片内源激素的调控效应. 王君杰,田翔,秦慧彬,王海岗,曹晓宁,陈凌,刘思辰,乔治军. 2021

[2]糜子GRF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在茎分生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韦恒,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李亚伟,郝子义,杨天育. 2024

[3]耐低氮糜子品种的筛选及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陈凌,王君杰,王海岗,曹晓宁,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2020

[4]14个糜子品种秸秆饲用品质分析与评价. 闫锋. 2023

[5]糜子育成品种成株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何继红,刘天鹏,董孔军,刘敏轩,陆平,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6

[6]240份糜子种质资源萌芽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董扬. 2022

[7]高光效糜子品种鉴定筛选. 闫锋. 2023

[8]糜子育成品种成株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何继红,刘天鹏,董孔军,刘敏轩,陆平,任瑞玉,张磊,杨天育. 2015

[9]糜子骨干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董俊丽,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王纶,乔治军. 2015

[10]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英文).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5

[11]20份山西糜子种质资源抗旱性综合评价. 王海岗,陈凌,王君杰,曹晓宁,董俊丽,王纶,杨天育,乔治军. 2014

[12]苗期耐亚磷酸盐糜子品种的筛选. 张汝,李晓荣,张美俊,乔治军,陈凌. 2017

[13]热带Suwan玉米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郭国亮,李培良,张乃生,钮笑晓,张志慧,赵建峰. 2001

[14]开花前不同光周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玉花,雷阳,白志元,卫保国,张瑞军. 2021

[15]Pob43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改良. 张效梅,邢志伟,布建中. 2004

[16]160个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性鉴定. 谢传晓,王振华,於琍,张玮,李明顺,李新海,程备久,张世煌. 2008

[17]芝麻开花时间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体德,杜振伟,梅鸿献,刘艳阳,崔承齐,胡程达,马青荣,郑永战. 2019

[18]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邱贵兰,李燕,李红梅,罗曦,马孝玲,何立群,胡美琳,赵后娟,杜林,吴元奇,唐海涛. 2022

[19]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谷子农艺性状的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贾小平,李剑峰,全建章,王永芳,董志平,张博,袁玺垒. 2018

[20]谷子SSR标记与光周期敏感性的关联分析. 贾小平,张博,李剑峰,袁玺垒,陆平,戴凌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