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穗发育及坐果初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良喜
作者: 欧良喜;袁沛元;邱燕萍;陈洁珍;李志强;蒋学美;向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多胺;开花坐果过程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09 年 09 期
页码: 78-80
摘要: 分析荔枝主栽品种妃子笑在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其叶片与花器官和幼果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花穗发育成熟,叶片中三种多胺(Put,Spm和Spd)含量先升后降,在盛花期(0d)出现高峰,呈倒"V"型;未成花植株叶片中多胺水平则是先降后升,呈"V"型;在花器官和幼果中多胺总量要明显高于叶片中;三种多胺含量在开花前随花蕾的发育而呈上升趋势,以Spd含量最高,且Spd含量在坐果初期均保持较高水平;Spm含量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荔枝谢花前后严重的落花落果有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Put/Spd、Spm/Pas及(Spd+Spm)/Put等比值的变化与叶片和花器官发育的关系。
分类号: S667.1
- 相关文献
[1]荔枝愈伤组织继代及体胚发生过程中结构与多胺含量的变化. 王果,刘耀婷,高兆银,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2021
[2]外源多胺对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作用.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李芳,王树军,王家保. 2021
[3]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2024
[4]多胺与玉米籽粒败育关系研究. 张风路,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1999
[5]多胺引发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期耐冷性的影响(英文). 王应芬,王普昶,吴佳海,赵丽丽,莫本田,黎俊. 2012
[6]多胺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影响. 李莉,赵丽丽,王普昶,杨丰. 2012
[7]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向太和,梁海曼,钟华鑫,颜秋生,张雪琴. 1997
[8]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绿体活性氧清除系统和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影响. 段九菊,郭世荣,康云艳,周国贤,刘香娥. 2009
[9]多胺对种子萌发生长及成熟的影响. 付玉营,马文广,曹栋栋,郑昀晔,关亚静,胡晋. 2016
[10]多胺代谢与玉米低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郝楠,王成,李月明. 2018
[11]外源施加多胺对提高玉米种子耐冷性的研究. 王成,李月明,郝楠,白添. 2019
[12]玉米弱势粒库活性与籽粒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的关系. 王志刚,梁红伟,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余少波,李雅剑,魏淑丽,杨哲. 2017
[13]植物多胺的代谢与生理研究进展. 张灵,陶亚军,方琳,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杨杰,王军. 2020
[14]多胺对果蔬采后生理生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倩,吴斌,张政,吴忠红,张辉. 2015
[15]多胺对共生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及宿主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勇,熊丙全,甘炳成. 2009
[16]多胺处理对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罗晓彤,朴庆林,于永生. 2012
[17]D-精氨酸对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多胺含量和抗旱性的影响. 张擎,赵运林,周朴华,李小湘. 2010
[18]渗透胁迫下外源多胺对水稻幼苗多胺及多胺氧化酶的影响. 赵运林,张擎,周朴华,李小湘. 2010
[19]葡萄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的内源多胺含量变化. 王广鹏,张新忠,常瑞峰,李春敏,束怀瑞. 2005
[20]多胺与脱落酸对辣椒子叶再生的影响. 杨国顺,谢丙炎,蒋芳玲,王晓武,卢向阳,刘志敏.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荔枝VQ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作者:凡超;杨杰;陈蓉;刘伟;向旭
关键词:荔枝;VQ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作者:史发超;蔡长河;严倩;姜永华;刘海伦;文英杰;欧良喜;陈洁珍
关键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菌群;高通量测序
-
荔枝HSP70家族鉴定及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作者:凡超;杨杰;陈蓉;刘伟;向旭
关键词:荔枝;HSP70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