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棉铃虫不防治下SGK321与石远321叶片衰老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建龙

作者: 代建龙;董合忠;李维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叶片衰老;棉铃虫;库源比例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09 年 02 期

页码: 19-22

摘要: 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和非抗虫棉石远32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二代棉铃虫不防治条件下两品种叶片衰老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二代棉铃虫不防治条件下,非抗虫棉石远321棉铃虫危害严重,幼蕾脱落比SGK321平均每株多6个;受害石远321的单位叶面积载铃量和根冠比显著低于SGK321,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显著高于SGK321,叶片内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含量在盛花期高于SGK321,而脱落酸含量整个生育期则明显低于SGK321;与SGK321相比,石远321的主茎功能叶具有较高的SOD活性、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MDA含量。因二代棉铃虫危害而损失部分早期蕾,改变了非抗虫棉的库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石远321叶片的衰老。

分类号: S562.01

  • 相关文献

[1]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唐薇,张冬梅,李维江,辛承松. 2010

[2]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 董合忠,牛曰华,李维江,唐薇,李振怀,张冬梅. 2008

[3]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一氧化氮响应转录组学分析. 庞朝友,范术丽,宋美珍,魏恒玲,喻树迅. 2015

[4]NO对生长发育中棉花叶片NO含量及其对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范术丽,宋美珍,庞朝友,喻树迅. 2011

[5]密度与整枝对抗虫杂交棉产量分布的影响. 罗振,李维江,董合忠,唐薇,张冬梅,卢合全,李振怀. 2009

[6]防治好棉花结铃盛期的虫害. 许立瑞. 1996

[7]棉田后期莫忘管. 秦灿石. 1995

[8]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高丽洁,薛亚杰,杨正书,李玲. 2000

[9]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肖娟丽,罗晓丽,王志安,张安红. 2020

[10]棉花种间杂交抗棉铃虫资源选育. 苗春生,潘河山,王志龙,姜保功,杨雪梅,张欣雪,何鉴星. 1999

[11]转新型抗虫基因Vip3A棉花新种质的创制.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刘圆,罗晓丽. 2020

[12]富β体氰戊菊酯防治棉铃虫生物试验研究初报. 胡发清,方昌源. 1993

[13]棉花新品种(系)抗棉铃虫鉴定与综合量化评估. 柏立新,束春娥,张龙娃,肖留斌,宋锦花,蒋小平. 2004

[14]华北棉区二代棉铃虫和叶螨为害棉花的动态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戴小枫,刘芹轩,高宗仁,李巧丝,邱峰. 1994

[15]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周永萍,师树新,田海燕,葛朝红,杜海英. 2017

[16]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棉铃虫棉花新种质. 黄骏麒,郭三堆,束春娥,吴敬音,王武钢,张震林,陈松,毛立群,汪洋,徐英俊,顾立美,周宝良,沈新莲,肖松华. 1996

[17]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樊孝贤,齐立,石尚柏,王瑞琪,黄民松,万鹏,罗汉钢,李冬梅,王玲. 2000

[18]2016-2020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分析. 姜义平,许乃银,谭永安,赵静,柏立新,肖留斌. 2021

[19]华北棉区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示范. 张帅,马艳,闵红,于晓庆,李娜,芮昌辉,高希武. 2016

[20]Ghppo1基因在棉花防御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楚博,楚博,张帅,雒珺瑜,王春义,吕丽敏,朱香镇,王丽,崔金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