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32A育性光温反应及敏感生育期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彦卓

作者: 刘彦卓;李小云;何国威;黄农荣;张旭;钟旭华;梁祖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细胞质不育系;Ⅱ32A;育性;温度;光长;敏感生育期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1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广东湛江和福建提纯的Ⅱ 32A育性对温度和光长的反应以及育性的温度敏感生育期。结果表明 2 6℃以上温度可引起Ⅱ 32A育性的部分恢复 ,温度越高 ,育性恢复越大。福建提纯的Ⅱ 32A育性恢复还受短光长促进 ,并存在光温互作效应。Ⅱ 32A育性的温度敏感生育期出现得特别早 ,为第 1苞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与减数分裂期之间 ,最敏感生育期为二次枝梗原基和颖花原基分化期至雌雄蕊原基形成期之间。因此 ,Ⅱ 32A不适宜于在广东及华南地区晚季或中季繁殖与制种

分类号: Q945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2002

[2]中国高粱光温类型的初步研究. 邢荣. 1990

[3]温度对三系BT型粳稻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杜士云,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3

[4]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Ⅰ.光敏核不育水稻在杭州(30°05′N)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程式华,孙宗修,闵绍楷,熊振民,应存山,斯华敏. 1990

[5]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Ⅱ.人工控制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孙宗修,程式华,闵绍楷,熊振民,应存山,斯华敏. 1991

[6]温度对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育性的影响. 王守海,杜士云,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1

[7]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郑德兴,顾根宝,王海洋. 1997

[8]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顾根宝,王海洋,郑德兴. 1997

[9]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顾根宝,郑德兴. 1997

[10]水稻CMS-WA育性对播栽温度敏感性分析. 林强,郑燕梅,谢鸿光,蔡秋华,王颖姮,张建福. 2020

[11]水稻CMS-WA育性的光温敏感性分析. 林强,罗曦,谢鸿光,何炜,王颖姮,蔡秋华,张建福. 2020

[12]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再生复育及利用评价. 向关伦,黄宗洪,潘建慧,杨占烈. 2000

[13]花期干旱胁迫对籼稻近等基因系育性的影响. 符冠富,陶龙兴,宋健,熊杰,王熹. 2011

[14]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相关基因座全基因组分析. 余传元,赵志刚,陈平,江玲,翟虎渠,万建民. 2007

[15]水稻CMS-WA微效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郑燕梅,张建福,谢华安. 2013

[16]非洲新稻与籼稻杂交后代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 黄大辉,刘驰,马增风,张月雄,阎勇,卢星高. 2013

[17]低温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杜士云,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3

[18]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171A的发现及育性特征. 陈大伦,曾章丽. 2018

[1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171A的选育. 陈大伦,张瑞茂,曾章丽,李敏. 2018

[20]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