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氮源配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亮

作者: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吸氮量;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33-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春玉米大丰30和缓效氮源硫包膜尿素为试材,采取盆栽方式,设不施氮为对照,研究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下缓效氮的释放速率,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氮素利用率及产量,土壤p 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配施缓效氮能有效提高玉米对氮素的利用,增加产量。随着缓效氮添加比例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添加33%缓效氮处理为最优处理。添加33%缓效氮处理中缓效氮累积释放率和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规律更加吻合,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产量增加73.83%,成熟期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5.40%和20.10%,地下部吸氮量和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1.11%和13.09%。配施缓效氮显著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缓效氮添加比例为33%和50%处理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14.76%和12.46%。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几种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赵营,赵天成,刘汝亮,纪立东,张爱平. 2016

[2]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春玉米氮吸收的影响. 赵营,赵天成,王世荣. 2015

[3]几种聚氨酯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赵营,赵天成,刘汝亮,纪立东,张爱平. 2016

[4]缓/控释肥条施对春玉米产量、吸氮量与氮平衡的影响. 赵营,刘晓彤,罗健航,赵天成,张学军. 2020

[5]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6]有机无机配施下露地花椰菜-大白菜氮素吸收利用及其氮肥投入阈值. 罗健航,赵营,任发春,陈晓群,刘宏斌,张学军. 2014

[7]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侯红乾,黄永兰,冀建华,刘益仁,刘秀梅,胡兆平. 2016

[8]鄱阳湖流域双季稻最佳水肥管理方式研究. 张亦涛,张继宗,徐昌旭,彭春瑞,刘光荣,刘宏斌,刘卫东. 2011

[9]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王景才. 2015

[10]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王激清,刘社平,韩宝文. 2011

[11]不同缓/控释尿素在黄土台塬区春玉米的减量施用效果. 孙晓,景建元,吕慎强,尚浩博,李娜. 2017

[12]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屈浩宇,许俊香,刘亚平,赵玲,肖强,武良,曹兵,徐秋明. 2012

[13]施用控释尿素对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和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 2016

[14]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焦晓光,王晓军,徐欣,周珂,谢洪宝,高洪生. 2018

[15]控释掺混肥对春玉米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刘颖,张明怡,李杰,郑雨. 2015

[16]不同施氮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谢佳贵,韩晓日,王立春,侯云鹏. 2013

[17]施氮量对超级稻‘松粳9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闫平,周劲松,张书利,于艳敏,牟凤臣,武洪涛,甄报祥. 2014

[18]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玉米-小麦轮作系统氮肥利用率演变特征. 段英华,徐明岗,张文菊. 2012

[19]大颗粒球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其肥效研究. 卢敬坤,刘春光,隋标,王鸿斌,刘士丹,胡宁,张延文,赵兰坡. 2019

[20]北方平原区春玉米化学氮肥投入阈值. 连彩云,马忠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