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基因挖掘利用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丽娟

作者: 邱丽娟;常汝镇;袁翠平;关荣霞;刘章雄;李英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国外引种;基因资源;分子标记;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6 年 7 卷 01 期

页码: 1-6

摘要: 中国已从美国和日本等22个国家引进大豆近等基因系、特殊遗传材料、大豆育成品种等2156份,经过评价已编入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本文对国外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在中国研究与利用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提出利用引进国外种质拓宽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表型和分子证据,回顾了国外种质在建立大豆抗胞囊线虫、抗疫霉根腐病、脂氧酶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和抗草甘膦EPSP酶等特性的鉴定体系、标记和定位重要性状(耐盐性、抗大豆花叶病、无脂氧酶、无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背景选择研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大豆育种的实践证明,国外种质的利用促进了中国大豆新品种产量的增长、品质的改进和抗性的提高。因此,今后重视国外种质资源的有目的性的引进,加强对国外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为国外种质资源在中国大豆遗传育种学、表型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酶学等领域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国外小麦品种在中国的利用. 庄巧生,董玉琛,郑殿升. 1994

[2]小麦新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 张斌,刘霞,王智兰,王倩,徐伟娜,昌小平,毛新国,李昂,景蕊莲. 2015

[3]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 魏云山,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刘迎春. 2010

[4]国家大豆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研究与利用. 魏云山,张晓荣,刘迎春,王会才,丁素荣,廉宇,曹磊. 2011

[5]优良大豆种质绥农10号的利用及效果分析. 付春旭,景玉良,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姜世波. 2017

[6]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 邱丽娟,李英慧,关荣霞,刘章雄,王丽侠,常汝镇. 2009

[7]大豆铁胁迫研究进展与分析. 邱强,张伟,赵婧,高士波,张鸣浩,闫晓艳,张守娟,李敏,张淑艳. 2013

[8]耐盐芦笋引进品种筛选试验. 李凤玲,李鹏. 2005

[9]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 袁汉民,张富国,陈东升,袁海静,王晓亮,亢玲,张维军,何进尚. 2012

[10]水稻国外引种的探讨和建议. 余汉勇,魏兴华,袁筱萍,王一平,汤圣祥. 2005

[11]马铃薯国外引种的探讨和建议. 刘长臣,刘喜才,张丽娟,孙邦升,宋继玲. 2010

[12]2000年以来我国葡萄国外引种概况. 杨亚蒙,姜建福,樊秀彩,张颖,孙海生,李民,刘崇怀. 2018

[13]国外引种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黎穗临,梁炫强,李一聪,周桂元,李少雄. 2001

[14]中国水稻国外引种概况及效益分析. 魏兴华,汤圣祥,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徐群. 2010

[15]国外水稻新品种(系)对我国不同稻瘟病菌的抗谱分析. 袁筱萍,魏兴华,徐群,王一平,余汉勇,王彩红. 2016

[16]大豆分子标记在RIL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刘峰,吴晓雷,陈受宜. 2000

[17]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QTL定位研究进展. 齐波,杨加银. 2017

[18]大豆抗胞囊线虫的分子标记研究. 安咏梅,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 2014

[19]2009年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文滨,赵雪. 2010

[20]大豆抗病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刘念析,陈亮,厉志,刘宝泉,刘佳,衣志刚,董志敏,王曙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