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囊对虾基因组小卫星的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生

作者: 栾生;孔杰;王清印;高焕;王伟继;张庆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串联重复序列;小卫星;重复单位;拷贝数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7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37-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日本囊对虾基因组中小微星序列的分布特征并开发小卫星标记,构建了日本囊对虾随机基因组文库,对其中片段长度为400-1 000bp的3 395个克隆测序,共获得总长度为1 606 711bp的DNA序列。在序列拼接后的2 815个克隆中,筛选到487个小卫星序列,其序列总长度占测序序列总长度的3.97%。小卫星序列中,以12bp重复单位的序列数量最多(8.62%),总体趋势表现为重复单位越长,相应的重复序列数目越少(R=-0.826,P<0.01)。小卫星重复单位拷贝数分布范围以8bp重复单位最广(3.1-47.6),其次是10bp(2.5-44),再次是12bp(2.2-28)。平均拷贝数最高的三种重复类型分别为8bp重复单位(13.45),32bp(9.32)和7bp(9.28)。小卫星序列重复单位的拷贝数分布范围2-48,集中分布在2-30,且表现为拷贝数目越大,其相应的重复序列数目越低的趋势。小卫星序列中,AT含量大于50%的序列占66%小卫星AT含量与相应的序列数目不相关(R=0.063,P<0.05)。小卫星侧翼序列分析表明,随着小卫星GC含量的升高,其两端侧翼序列GC含量表现为不断增大的趋势(R=0.731,P<0.01),小卫星序列的产生与其两端侧翼序列的碱基组成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栾生,孔杰,王清印,高焕,王伟继,张庆文. 2007

[2]中国明对虾基因组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孔杰,高焕. 2005

[3]串联重复序列的物种差异及其生物功能. 高焕,孔杰. 2005

[4]三疣梭子蟹基因组小卫星特征分析. 宋来鹏,刘萍,李健,刘振辉. 2008

[5]中国明对虾基因组小卫星重复序列分析. 高焕,孔杰. 2005

[6]串联重复序列在高粱基因组中的特征及分布. 赵志新,李春鑫,李雨娇. 2018

[7]重复序列在牛亚科中的研究进展. 张瑞,张天留,宋美华,徐凌洋,高会江,李俊雅,陈燕,高雪. 2021

[8]牛亚科物种TRs分布特点及着丝粒区卫星DNA进化研究. 张瑞,马钧,陈燕,张天留,范婷婷,朱波,张路培,徐凌洋,高会江,李俊雅,高雪. 2021

[9]植物着丝粒区串联重复序列的研究进展. 郝薇薇,周岩. 2013

[10]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及相关种类的mtDNA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及其进化意义. 张四明,吴清江,张亚平. 2000

[11]串联重复序列在琴叶拟南芥基因组中的特征探究. 赵志新,王葳蕤,李春鑫. 2021

[12]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EST串联重复序列的组成和分布. 李莉,张国范. 2011

[13]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 2012

[14]室内环境下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董宏标,苏永全,毛勇,边力,王军. 2014

[15]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魏鸿擎,张凤英,蒋科技,姜亚洲,孟永永,宋炜,马春艳,程家骅,马凌波. 2016

[16]3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其呈味氨基酸的影响. 庞智予,赵真慧,宋厚君,牟华,赖晓芳,王攀攀,阎斌伦,张庆起,高焕. 2021

[17]不同光照周期对日本囊对虾生长、蜕皮和糖代谢的影响. 王想,任宪云,绳秀珍,李翠苹,李健. 2020

[18]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段亚飞,董宏标,王芸,李卓佳,张家松. 2016

[19]强壮藻钩虾对中国明对虾与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韩永望,李健,李吉涛,何玉英,陈萍,戴芳钰,刘德月. 2012

[20]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段亚飞,董宏标,王芸,张真真,李卓佳,张家松.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