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观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志强
作者: 李志强;邱燕萍;欧良喜;陈洁珍;向旭;孙清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高峰期;预测;危害;爬行距离;防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8 年 07 期
页码: 8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广州荔枝园中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ladley)在挂果时段的发生高峰期再进行多次预测观察。同时,还模拟地下喷药对蒂蛀虫的控制试验,观测了幼虫的爬行距离,以及不同喷药处理与相邻果园的蒂蛀虫危害程度比较。研究发现:蒂蛀虫在果期都会危害果实,目前测定蒂蛀虫高峰期的方法还不够完善,或者说蒂蛀虫在某些年份或某些果园中没有明显的高峰期。文章讨论了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和蒂蛀虫的防治对策。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 王振荣,高同春,胡宏云,万咏声,王义平,王梅. 2002
[2]抗性杂草发生危害预测与防治对策. 刘义进,刘伟中,汪立新,吴险平. 2011
[3]棉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葛朝红,孟建朝,师树新,周永萍,赵海龙. 2012
[4]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马惠. 2011
[5]辽宁省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宋其林,李春荣,史湘华,李斌,李淑琴,陈玉成. 2005
[6]金龟子在句容丘陵地区葡萄园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潘以楼,郭建,周孝评,肖婷,杨敬辉,朱桂梅. 2010
[7]黄瓜灰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周成刚,颜琴,刘伟中,汪立新,吴险平. 2011
[8]铃木氏果蝇研究进展. 林清彩,王圣印,周成刚,于毅. 2013
[9]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 柳丽,王晓宇,陈静. 2018
[10]红豆草病害研究进展. 聂红霞,高峰,段廷玉,李彦忠. 2014
[11]花椒蚧壳虫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陈晓娟,李艳秋,叶慧丽. 2020
[12]绿黄枯叶蛾在西藏的发生与危害. 王保海,翟卿,张亚玲,李晨阳,李杨,曹龙. 2019
[13]豆象危害与其防治方法. 权彪. 2018
[14]甘蔗螟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熊焰,王辉,周霞,王露露,王军,王健华,伍苏然. 2021
[15]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马晓宇,武小虎,王胜义,杨洁,沈文祥,宋朋杰,杨英,严作廷. 2021
[16]山西省中华鼢鼠发生危害现状. 郭永旺,刘晓辉,王登,宛新荣,李波,方果,邹波,李卫伟. 2015
[17]杭州地区蓝莓上金龟子的发生与防治. 李明江,黄俊,沈福泉,陈常理,朱开元,周新生. 2011
[18]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生物学、危害及防治技术. 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 2005
[19]云南元谋芝麻地白粉虱发生危害规律与防治技术. 苏银玲,杨子祥,孔维喜,赵琼玲,吕维梧,黄新轶. 2020
[20]花椒根腐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对策. 王毛,王光旭,郭静微,魏真真,陈庆东,杨翠琴,卿明富,刘旭.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温胁迫下火龙果转录组及热激蛋白响应分析
作者:李俊成;党芸芝;孙清明
关键词:火龙果;高温胁迫;热激蛋白;转录组
-
荔枝VQ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作者:凡超;杨杰;陈蓉;刘伟;向旭
关键词:荔枝;VQ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作者:史发超;蔡长河;严倩;姜永华;刘海伦;文英杰;欧良喜;陈洁珍
关键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优势菌群;高通量测序
-
荔枝HSP70家族鉴定及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作者:凡超;杨杰;陈蓉;刘伟;向旭
关键词:荔枝;HSP70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火龙果响应盐旱胁迫转录组分析
作者:李俊成;戴宏芬;孙清明
关键词:火龙果;干旱胁迫;盐胁迫;转录组